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破天荒 中科院與NASA直接合作

2005/04/22 06:00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國防部中科院參加丁肇中院士主持的AMS(反物質搜尋磁譜儀)計畫再創佳績,由於在參與的十六國中,中科院是唯一超越進度的團隊,除了獲得高度讚譽,同時因為科技實力堅強,原先由義大利國家物理研究所承製的「粒子追蹤器熱處理系統」因為可靠度不佳,已經轉由中科院承製。

此外,包括國際聯合太空站上面首度使用的電腦計算機,也交由中科院承製,這是中科院第一次與美國太空總署直接合作的案例,完全由國人自行研發生產太空規格電腦計算機。

中科院長龔家政十一日率參與AMS計畫所長荊溪暠、上校副所長張冠群等相關人員,到位於瑞士與法國交界的歐洲高能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參加丁肇中院士主持的反物質搜尋磁譜儀(Anti-Matter Search;AMS)計畫國際技術交流會議,會議有十六國代表一百餘人參加,開幕式安排美國太空總署高層主管波特、俄國航太主要負責機構機械研製中心主任安菲莫夫及台灣中科院長龔家政專題報告。

丁肇中院士在國際會議結論報告公開讚揚中科院,並公開感謝台灣國防部的協助支持,他說,「中科院在AMS計畫的設計及製造品質超越世界水準,其優異研製成效是AMS計畫成功的重要因素,中科院也是AMS計畫最重要的合作成員」。

在計畫中,中科院負責太空規格資料擷取系統研發生產,粒子追蹤器、穿越輻射偵測器生產製造與低溫制冷超導磁鐵不斷電系統包裝機匣研製測試。同時也有數個項目由於原先的團隊無法完成進度,計畫總主持人丁肇中決定改由中科院負責。

首先是太空艙電腦工作站(ACOP),這是我國第一件與NASA直接合作的載人太空艙上計算機電子儀器的研製案,義大利團隊負責介面整合事宜,完成後極具國際太空模組研製市場潛力,這也是我國自行設計研製,首次研發完成。

其次是粒子追蹤器熱處理系統,本由義大利國家物理研究所承製,但因該所生產製造關鍵技術經驗不足,中科院受命接手研製。

軍方說,透過參與AMS計畫可協助建立中科院太空規格的電子模組研製技術管道,不僅可提昇未來國防武器系統研製之可靠度,也可協助我國在太空科技建立知識與經驗,並提高國際能見度。

《新聞辭典》AMS 探索宇宙起源

AMS計畫是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為研究宇宙的起源,結合高能物理實驗及高科技,直接向宇宙起源大爆炸假設做實驗,找尋太空中是否有反物質的證據,並尋找宇宙中暗物質之存在。

AMS計畫受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能源部(DOE)之支持,除了台灣外,尚有瑞士、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法國、中國及芬蘭等十六國參與,一九九八年第一階段中,在太空中運行十天未發現反物質,現在正進行第二階段,預計二○○七年起繞行地球三年,偵測是否有經宇宙射線帶來的反物質,希望能解開宇宙之謎。

AMS探測器是專為此目的而建造,它是由一公噸重的永久磁鐵及六層矽微條探測器加上快速讀出系統組成,全部由國際各著名研究機構建造,國內參與部分為提供AMS所需太空規格電子電路板,由國科會、中央大學及中研院資助,中山科學院提供符合太空規格的電路板製造技術及部份環境測試,集合國內各單位人力、智力發展相關軟體。(記者許紹軒)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