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春期失戀 情緒容易失控

台大校園驚傳潑酸後自刎的駭人案件,圖為發生爭執潑酸的第一現場。(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對於台大校園潑酸事件,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凶嫌廿五歲,這個年紀其實是青春期階段(過去青春期定義是十二至十八歲,新青春期則為十至廿五歲),這個階段生理上情緒系統較強勢,心理上若處於戀情不被家人支持或認同,加上不懂得情緒控制,就容易在失意或出現不如意時走向情緒失控。
政大心理學系教授李怡青表示,華人社會在感情的教導太少,大多孩子無法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感情私事,但感情包含建立、經營和最後放手的過程,都需要學習。近年雖然大專院校有提供相關課程,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不願意主動接觸,這也是老師們比較擔心的部分。
成大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徐欣萍表示,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許多複雜因素,無法單歸因於一項原因或標籤化,唯一能做的預防,是打造健康的社會環境。
警大前教授葉毓蘭在臉書表示,過去同志間戀情屬於不被祝福的戀情,因此可揀選、相遇、匹配的對象較少,彼此的領域感也較異性戀更為強烈,一旦情變發生,就容易衍生殺機,殺人者通常也會自認為是被害人,尤其是被背叛的被害人,因此,也都會有同歸於盡的準備,殺人後自殺,在他們的解讀裡,這是殉情。
楊聰財認為,預防孩子走向情緒失控,必須教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如讓孩子學習懂得主動找專家(心理諮商師、輔導老師等)紓壓、每天寫寫日記,或是訓練正向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