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何妨遇強則強
吳敦義的出線,與稍早郝龍斌力推郭台銘選總統,彷彿是一次國民黨內的「假投票」;從這個角度,民進黨恐怕會比較歡迎吳敦義當選,吳敦義也實在未必就真是「民進黨的最怕」。(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鄒景雯/特稿
國民黨主席選舉揭曉,前副總統吳敦義以懸殊票數勝出,確定蔡英文總統的第二年,來自最大在野黨的挑戰格局已經成形。儘管這個結果被號稱是「民進黨的最怕」,但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也是政治競爭上經常可見的形勢變化,因此國民黨的汰弱補強,對刺激民進黨凝聚意志、回神整隊,不是壞事。
國民黨新主席將在八月廿日就任,換言之,未來三個月的這個過渡期,對於兩黨而言都是相當關鍵的時刻;一旦雙方就定位,此後即將站上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部署的起跑線,甚至延續到二○二○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因此,就執政的民進黨來說,所謂「改革元年」開出的諸多戰場,從年金改革、司法改革,甚至一例一休,在國民黨主席交接前,都應該要盡可能清理完畢,讓改革的進度告一段落,不要再延宕,既減少變數新成,也有助於重新調整黨政步調,因應新的朝野局面。
至於蔡總統標榜的「建設年」,特別是振興經濟的實際作為,行政院要有上緊發條的意識,因為過去一年的軟手攻擊是渙散的,雖然國民黨仍可能是一盤散沙,但是擔任過行政院長的吳敦義,出手肯定會比洪秀柱到位,財經小內閣若以不變的「書生本位」應萬變,可能就要有「秀才遇到兵」的心理準備。
相對的,國民黨,特別是立法院黨團,在此後的這三個月,必須在洪秀柱與吳敦義的路線差距中找出定位,吳敦義在主席競選期間說過「年金改革不做將會成為國家社會的未爆彈」,也說過「沒必要凸顯統一」,就算在中國也會說「一中各表」,這些話在選後即人間蒸發?或真的在領導上具體實踐?是值得各方關注的誠信展示,也會牽動今後的政治內容。
有趣的是,吳敦義的出線,與稍早郝龍斌力推郭台銘選總統,彷彿是一次國民黨內的「假投票」;從這個角度,民進黨恐怕會比較歡迎吳敦義當選,吳敦義也實在未必就真是「民進黨的最怕」,在這個基礎上,相信國人會期待兩黨競爭要提升水準,終結過去一年打爛仗於伊于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