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4-15 ℃

雲林地層下陷趨緩中 此地卻成今年重災區原因曝光

中科虎尾園區附近仍有農田需抽取地下水灌溉,加上園區內廠房新建有荷重影響,成為今年年下陷速率相對嚴重區域。(記者李文德攝)

中科虎尾園區附近仍有農田需抽取地下水灌溉,加上園區內廠房新建有荷重影響,成為今年年下陷速率相對嚴重區域。(記者李文德攝)

2024/12/26 14:03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雲林縣政府今(26)日公布經濟部水利署監測資料,雲林今年地層下面面積226.4平方公里,較去年降低21.3平方公里,其中以虎尾中科園區年下陷速度較其他區域相對嚴重。縣府判斷,中科園區今年陸續新建廠房,加上周邊農田抽取地下水,園區內荷重比例增加,導致成為今年下陷最嚴重地區。目前將持續監測當地狀況,也積極封填違法、廢棄水井,更鼓勵農民綠作轉旱作,降低抽地下水的機會。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顯示,雲林縣今年地層下陷面積共226.4平方公里,相較於去年下降面積247.7平方公里,減緩21.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虎尾、土庫、元長、大埤、褒忠、北港及崙背等,而沿海鄉鎮並無顯著下陷情勢。

縣府水利處指出,除今年降雨量較去年略高134毫米,使水位洩降減少,下陷面積微幅降低外,去年推動「高鐵沿線特區推動農田轉旱作物專案措施」,鼓勵農民稻作轉旱作,每公頃節水量可達0.8萬公噸,休耕期時更能接水1.2萬公噸,顯示種植結構調整,可降低用水需求,達成節水目的。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去年最大年下陷速率位於元長鄉,達6.2公分,今年持平,不過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虎尾中科園區卻是今年相對嚴重者,年下陷速率達7公分。研判因鄰近農田需灌溉,且中科園區陸續有廠房新建案,可能因地下水抽取加上荷重影響,造成局部區域有較大下陷量。

水利處表示,將持續觀測中科園區下陷狀況,也會請中科虎尾園區密切注意,避免地層下陷加劇,另也將針對違法、合法廢棄水井封填,今年為止已封124口,持續精進降低抽地下水灌溉可能。

農業處長魏勝德指出,去年農民轉旱作面積已達2400公頃,將會持續推動,針對高鐵沿線轉作者,加碼給予獎勵提高到每公頃5萬元,提高農民意願。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地層下陷不僅是一項環境問題,更是涉及國土安全挑戰,透過農業轉型、節水政策與地表水資源的多元化調度,持續改善地層下陷問題,保障國土安全及縣民權益。

虎尾中科園區今年地層下陷年下陷速率達7公分,縣府研判因鄰近農田需灌溉,且中科園區陸續有廠房新建案,可能因地下水抽取加上荷重影響,造成局部區域有較大下陷量。(記者李文德攝)

虎尾中科園區今年地層下陷年下陷速率達7公分,縣府研判因鄰近農田需灌溉,且中科園區陸續有廠房新建案,可能因地下水抽取加上荷重影響,造成局部區域有較大下陷量。(記者李文德攝)

中科虎尾園區附近仍有農田需抽取地下水灌溉,加上園區內廠房新建有荷重影響,成為今年年下陷速率相對嚴重區域。(記者李文德攝)

中科虎尾園區附近仍有農田需抽取地下水灌溉,加上園區內廠房新建有荷重影響,成為今年年下陷速率相對嚴重區域。(記者李文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