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縣農機未清洗污染路面 最高罰6千

宜縣春耕期間,農機上路若污染路面,最高可罰六千元。(環保局提供)
夾帶的泥土掉落地面 易釀騎士滑倒受傷 日曬後也會造成污染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春季農忙時節,宜蘭農路常見農耕機具進出;宜蘭縣政府環保局提醒農民及代耕業者,農機在農田作業結束後,請先清潔再上路行駛,避免泥土掉落路面影響行車安全與環境衛生,違者最高可罰六千元,若導致交通事故,恐要另負刑事或民事責任。
若致交通事故 另負刑事或民事責任
水稻是宜蘭縣最重要農作物,農曆年後,縣內水稻田陸續整地、插秧,進入忙碌春耕期;田間作業結束後,農機若未清洗就開上農路,夾帶的泥土往往掉落地面,用路人騎車經過稍有不慎容易滑倒受傷,潛藏極高風險;再者,經過日曬後,路面泥土乾化成為粉塵隨風飄散,形成陣陣揚塵,破壞環境衛生。
環保局要求採取沖洗等3項措施
縣府環保局最近向農民及代耕業者宣導農機在田間結束作業時,應採取三項措施,包括使用加壓設備沖洗、以鐵耙或掃把等工具刷洗清潔、用大車接駁轉運,如果不慎造成路面泥濘,要主動清潔,減少環境污染,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五結鄉簡姓鄉民說,宜縣歷年春耕期,水稻田周邊農路四處可見農機掉落的泥土,屢屢傳出機車輾過後打滑失去重心,騎士摔得鼻青臉腫,有些用路人為了閃避路面泥土而出車禍,尤其入夜後視線不佳,騎車經過更是險象環生,居民對此頗有微詞,希望環保單位加強宣導,農民及代耕業者也要自律,避免引發民怨。
將加強農地周邊道路污染巡查
縣府環保局表示,春耕期間,環保局將加強農地周邊道路污染巡查,一旦查獲農機污染路面,可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處一千二百元到六千元不等罰鍰,如果因此釀成交通事故,行為人要另付刑事或民事責任。
環保局長許嘉琦呼籲農民朋友、代耕業者及農地地主,落實農耕機具清潔,避免污染道路,共同維護環境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