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自動收集綑紮稻草 稻農每公頃可多賺5千元
稻草綑紮機收集及綑紮稻草,又快又省力。(記者黃明堂攝)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水稻是台灣最大宗的作物,台東縣每年產生逾6萬公噸的稻草,法令禁燒,去化問題令農民困擾。台東農改場推廣循環再利用,由綑紮車收集打包出售,可以運用到果園覆蓋等用途。估計每包40公斤重可賣100元,每公頃淨收益可達5千元。
台東縣一年兩期作1萬2千公頃的種植面積,每公頃稻穀產量6公噸計算,可產出7萬2千公噸的稻穀,同時也有等量的稻草產生,目前稻草多於採收後直接切碎,就地循環再利用,但第1、2期作之間僅有1個月的時間,2期作種植時稻草尚未完全分解,容易引發窒息病等問題,影響水稻植株生育。另外,焚燒稻草因涉及空污,農民任意焚燒會被開罰。
台東農改場今天在知本有機專區稻田舉辦觀摩會,讓農民觀看稻草綑紮車的操作過程,鼓勵農民以再利用的方式出售稻草。綑紮機類似一般的耕耘機,會自動收集捆紮稻草,比起傳統人力收運,大幅節省時間。
農改場場長陳信言說,1公頃稻田以機器收運稻草的費用是1萬元,可收集150綑各40公斤的稻草,每綑可賣100元,總共收入1萬5千元,扣掉雇用機械1萬元,可賺5千元。或許不多,但比起傳統一毛未入,甚至還要花錢去化,相當划算。
農改場研究發現,以覆蓋稻草抑制雜草,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每公頃土壤碳匯量也有提升,代表將空氣中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存放在土壞中,且果園蓋稻草後,單株果實產量是所有處理中最高的。相較於噴除草劑或人工除草,稻草抑制雜草生長期較長,可達6個月,減少除草劑使用,並節省人力,此一模式在農業循環利用上非常具有發展潛力。
稻草綑紮機收集及綑紮稻草,又快又省力。(記者黃明堂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