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高山「救命加壓艙」遭人丟廚餘發霉 志工冒險換新畫面曝光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今天舉辦 「感恩餐敘暨志工表揚大會」,感謝志工無償替換高山山屋加壓艙和外桶。(記者吳亮儀攝)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今天舉辦 「感恩餐敘暨志工表揚大會」,感謝志工無償替換高山山屋加壓艙和外桶。(記者吳亮儀攝)

2025/03/30 16:04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百岳高山山屋一角都會有個桶子,內放高山症病患緊急救命用的「PAC攜帶型加壓艙」;但許多沒公德心的登山客竟將廚餘倒入桶內,導致加壓艙發霉、甚至吸引野生動物破壞外桶。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今天舉辦 「感恩餐敘暨志工表揚大會」,向所有守護山林與生命的志工致敬,感謝志工們願意揹著數十公斤重的加壓艙到各個高山山屋更換,冒著極大體力消耗和風險,替換救命用的加壓艙和外桶,避免萬一有需要使用時卻發現設備損壞。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說明,高山症是登山活動中最常見且最危險的威脅之一,而 PAC攜帶型加壓艙 是高山救援的關鍵急救設備,能夠透過模擬低海拔環境,緩解患者症狀,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協會說明,為提升儲存外桶辨識度,確保急救設備妥善存放並隨時可用,協會正式啟動PAC攜帶型加壓艙儲存外桶更換作業及檢查維護設備,提升存放條件,確保每一個PAC加壓艙在關鍵時刻可發揮最大效用。

協會志工無償投入進行高海拔及負重PAC攜帶型加壓艙儲存外桶到各大高山山山屋,協會特別頒發 「卓越志工證書」,感謝志工們的無私付出,讓台灣的戶外安全環境更加穩固。

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也宣布,PAC攜帶型加壓艙儲存外桶更換作業正式啟動,同時推動公益勸募計畫,期盼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讓戶外安全資源更加完善,為登山者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募集資金用於推廣野外急救安全教育訓練,提升國人自救與救人的專業能力,永續經營及維護急救PAC攜帶型加壓艙急救設備,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性與效率。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志工穿梭百岳危險地形,更換山屋加壓艙和外桶。(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山岳救助模擬演練。(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山岳救助模擬演練。(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協會宣布更換儲存桶計畫。(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協會宣布更換儲存桶計畫。(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