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憂寶盛案衝擊一級保育類珊瑚棲地 環委要求補正再審
基翬海域是台灣特有種一級保育類「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地。(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黃靖雲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環境部今(10日)舉行「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專案小組審查會議。環團指出,此案通過環評距今已15年,卻一直未實際動工,質疑以假動工規避環現差,且此開發案可能會衝擊一級保育類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地。環委則要求此案須補正再審。
開發單位寶盛海洋牧場開發公司表示,此案開發基地位於台灣東部三仙台風景特定區內,98年通過環評,原規劃遊樂區範圍面積約7.29公頃,因地籍分割微幅下修至7.24公頃,並調整基地內土地使用規劃;另也取消濱海公園內所有人工設施,僅保留公園內緩衝植栽區設置。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梁聖岳認為,此案通過環評距今已有15年,期間僅有兩次因應水保要求整地,並無正式開工,質疑以假動工規避「環境影響評估法」取得開發許可後超過3年未動工應重提環現差的規定,環現差是為了確認環境是否產生變化、舊的因應對策是否仍有效,但現在環委只能參考15年前的環境調查資料和因應對策,將無從依循與了解當今的環境和社會課題。
梁聖岳也指出,寶盛案的開發將會破壞在地居民、文化以及生態系賴以存續的基翬海岸,該海岸不僅是部落的傳統領域,更是一級保育類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地,如果放行基翬海岸周邊開發成遊樂區,恐使珊瑚生態系毀壞。
環委要求,開發單位須依照原環說書所載開發範圍說明此案變更前後的範圍、面積及緣由,並補充說明此計畫與濱海公園的關聯性及相關權責單位;並列表說明此案變更前後土地使用度面積變化,包含污水處理廠、音樂酒吧、停車場等。此外,開發單位也須加強說明此計畫後續施工、營運期間排放污水對陸域與海域環境的衝擊,並提出減輕措施;補充說明目前執行的環境監測計畫成果等內容。
台東基翬海岸。(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陳泰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