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發布花蓮地震規模超過台灣 氣象署:使用單位不同
日本氣象廳分析今(3日)台灣花蓮地震,規模達7.5,跟我國氣象署預報的芮氏規模7.2不同,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是單位不同所致,能量都一樣。(圖取自日本氣象廳)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今(3日)台灣花蓮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但美國地質調查局、日本氣象廳等單位,分析該起地震,地震規模竟發布達到7.4甚至7.7等數據,我國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解釋,因為他國使用的地震單位是「地震矩規模」,跟我國使用的「芮氏規模」不一樣所致,目前台灣暫不調整,先將能量放在關注餘震上。
今上午7點58分,在花蓮外海25公里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但美國的CNN報導該國地質調查局的偵測,指該地震規模達7.4;日本氣象廳也偵測到該地震並發布沖繩海嘯警報,並預估該地震規模7.5,與台灣不同。
對此,吳健富說明,台灣比較靠近地震帶,會看到所有的地震波向,而美國地震站分布全球,部分測站測到地震波時,有些波已經被地層吸收,因此看到的東西不一樣。
另外,吳健富說,日本、美國等相關單位,使用的地震規模也跟台灣不同,是用「地震矩規模」,而非芮氏規模,因為單位不同,也因此有數據不同的情況,強調同一的地震不會有不同的能量強度,台灣今天主要仍將花蓮強震預報為芮氏規模7.2,並將人力投注在後續餘震情況,提供災情重建的重要資訊,未來有時間才會將資料深度處理,再考慮是否後續調整。
根據氣象署資料,對同一個地震而言,芮氏地震規模與地震矩規模的計算各有其獨特的理論根據與適用範圍,雖然所得的規模數值不盡相同,但是回推到地震本身所釋放能量的大小卻是相似的。其中舉例,921大地震的芮氏規模7.3,但在地震矩規模中則來到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