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公民會議發聲護生 要把台江厚葉牽牛種回來
厚葉牽牛族群數量極少且分布侷限,已被列入「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易危等級名單。(台管處提供)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江國家公園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南岸的珍稀植物「厚葉牽牛」棲地,上個月底遭到第六河川局施工破壞,只剩下1株。台江公民會議為地方發聲,經與台江國家公園、第六河川局研商,決定要把厚葉牽牛種回來,將復育40株。
台南社大台江分校邀請台江國家公園、第六河川局與台江鄉親,於21日晚間在南市海尾朝皇宮召開台江流域公民會議,為搶救珍貴稀有的厚葉牽發聲。
會中,第六河川局與台江國家公園達成共識,將建立生態保育協調平台,避免日後施工再破壞台江流域生態,同時也展開重建曾文溪口的生育地,要把厚葉牽牛種回來,預計原地復育40株,並設置解說告示牌,台江國家公園也將與台江分校流域社群合作,進行台江珍貴植物的調查認識及復育工作,讓更多鄉親了解台江之美。
社大台江分校老師沈介文表示,守護台江珍貴物種,建議水利署應加強各部門橫向聯繫,擴大民眾參與流域治理公民會議,這次搶救厚葉牽牛,這是一個好的機會教育,希望厚葉牽牛的棲地能恢復原狀。
厚葉牽牛屬旋花科牽牛花屬植物,分布海岸沙地向陽處,葉形多變,花冠白色徑約3至5公分。台江國家公園於2019年曾委託台南大學教授謝宗欣進行台江園區的植物資源調查,發現曾文溪出海口南岸沙地是厚葉牽牛族群唯一生育地,植株數量僅約20株。因族群數量極少且分布侷限,已被列入「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易危等級名單。
台江公民會議為地方發聲,經與台江國家公園、第六河川局研商,決定要把厚葉牽牛種回來。(台南社大台江分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