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澎湖寒害後新種魚類現身 命名「冷鋒後頷鱚」

澎湖寒害新種現身,命名為冷鋒後頷鱚。(澎科大提供)

澎湖寒害新種現身,命名為冷鋒後頷鱚。(澎科大提供)

2024/06/11 10:11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高雄科大及澎湖在地食魚教育團隊年年有鰆合作,調查澎湖地區混獲物種,在澎湖寒害中發現台灣新種,取名為「冷鋒後頷鱚」,並獲國際期刊接受,近期內將發表。

高科大副教授何宣慶研究團隊,近年參與國立澎湖科大林寶安教授主持的「與海為生-澎湖混獲資源化與海洋食魚教育計畫」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調查澎湖地區魚類混獲種類,在先前澎湖寒害時採集到一整批的魚類樣本進行保存,並發現許多罕見魚類物種。其中1尾後頷鱚樣本因身上斑紋特殊,確認是台灣新種。

後頷鱚科為珊瑚礁常見物種,全世界有超過90種,其中台灣就有11種,包含幾個台灣新種。這次在寒流中發現的後頷鱚雖在國外學者的文獻中有記載,但是未曾命名。後頷鱚最特殊的特徵就是上頜非常長,向後延伸至臉頰,有些甚至延伸到鰓蓋後緣。後頷鱚具有特殊的口孵習性,親魚會照顧魚卵直至孵化,是標準的好爸媽。這類物種因為色彩鮮艷以及特殊的生態習性,所以廣受潛水人員以及水族愛好者喜愛。

2022年2月澎湖寒害期間,何宣慶與年年有鰆團隊成員,前往澎湖白沙北部的赤崁沙灘,收集被海浪沖上岸的魚類樣本。其中1尾後頷鱚標本一直無法確認名稱,直到最近美國學者曾提及一個未命名物種,經比對特徵後確認為同一種,且取得外國學者同意,由高科大團隊進行發表。為了呈現在寒冷的冬天一群人在海邊撿標本,因此決定將這個新種命名為冷鋒後頷鱚,近期將在國際期刊Zookeys中發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澎湖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