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救災不如拚外交? 緬甸軍政府領袖4/3赴曼谷出席區域峰會

儘管國內因上月底強震百廢待舉,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仍將在3日前往泰國曼谷出席1場區域峰會,欲藉此打破過去幾年遭國際社會孤立的外交困境。圖為敏昂萊上月28在國營媒體上發表演說時的影片截圖。(法新社)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儘管緬甸國內在發生規模7.7的強震過後百廢待舉,緬甸軍政府2日宣布,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3日前往泰國曼谷出席區域峰會;此外,軍政府同日還宣布,即日起與反抗軍停火約3週,以便加速救災。
根據緬甸軍政府的聲明,敏昂萊3日前往曼谷參加第6屆「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並出席3、4日的會議,與其他與會領袖討論緬甸地震情況,「以及如何與國際社會合作以有效進行救災(與)復原」。
由印度主導成立的BIMSTEC有7個成員國,除印度外,還有孟加拉、不丹、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與泰國,預料所有成員國的領袖都將與會。
身為遭孤立的緬甸的領導人,這對敏昂萊而言是一趟罕見的出訪。自2021年2月發動政變奪權以來,敏昂萊基本上只訪問其主要武器供應國俄羅斯,以及主要經濟夥伴兼政治靠山中國。
但就連北京也非完全接納陷入困境的敏昂萊,他在去年11月進行上台後的首趟中國行時,便未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
同日,緬甸軍政府宣布從2日起到本月22日與反抗軍停火,以便「加快救災與重建工作,維護和平與穩定」。稍早報導指出,緬甸軍政府在上月28日發生大地震當天,還持續轟炸國內的反抗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