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鳶K7失聯2年多現身基隆海洋廣場 發報器脫落掛在脖子上
台灣被野鳥保育協會成員陳世一在基隆海洋廣場拍黑鳶K7的發報器鬆脫下墜。(陳世一提供)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台灣野鳥保育協會成員陳世一,昨天在基隆海洋廣場拍到黑鳶K7發報器鬆脫,懸掛在牠的脖子上,台灣野鳥協會理事黃蜀婷擔心會影響牠的飛行和覓食,希望在海洋廣場記錄黑鳶的民眾能多關注牠,有機會將鬆脫的發報器拆解下來。
不過基隆市野鳥協會理事長沈錦豐有不同看法,他2個多月前也在海洋廣場拍到K7,很高興看到牠還活著,可以覓食,問題不大,不需要太多人為干預。
K7是台灣猛禽研究會在2021年繫放的幼鳥,一直在貢寮、雙溪與福隆一帶活動,偶爾也會到鼻頭角與龍洞海邊。鳥友曾在雙溪拍到K7的身影,當時發報器繫繩已經破壞瀕臨斷裂,2022年3月失去訊號。
陳世一也是「鷹飛基隆」作者,他昨天在海洋廣場記錄黑鳶時,竟然拍到黑鳶K7,發現牠的發報器繩子鬆脫下墜,懸掛在脖子上。
黃蜀婷說,好可憐,這樣掛這麼多年,現在繩子更下墜,擔心會影響牠飛行和覓食,希望在海洋廣場記錄黑鳶的鳥友多關注牠,有機會救援牠,將鬆脫的發報器拆解下來。
台灣猛禽研究會研究員蔡宜樺表示,K7是台灣猛禽研究會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研究黑鳶幼鳥離巢後行為,在2021年繫放的幼鳥,最後一次收到發報器訊號是在2022年3月。
蔡宜樺說,發報器就像背包固定節在黑鳶胸前,有3個環套,目前研判只剩1個套圈, K7可能會在整理羽毛過程中,就能脫離身上的發報器。可以理解民眾會感覺黑鳶很可憐,希望能取下發報器,但要捕址黑鳶很難,也會讓黑鳶感到緊迫,最理想情況就是讓牠自行掙脫發報器。
不過沈錦豐認為,他認為K7的發報器可能移位,牠的發報器是太陽能的,位移後無法充電發訊息,但2年來還健在,而且也看到牠覓食,應該問題不大,要抓黑鳶不是那麼容易,因此,他認不必太多人為干預。
許多鳥友會在基隆海洋廣場拍攝黑鳶。(記者盧賢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