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雄鳳山縣城、3砲台維修 預計明年6月底完工

澄瀾砲台。(記者陳文嬋攝)

澄瀾砲台。(記者陳文嬋攝)

2024/06/08 22:30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鳳山區清代鳳山縣城歷經時代變遷,僅存平成3座砲台、東便門及東福橋等古蹟,咾咕石牆、地面破損,文化局斥資3000多萬元展開古蹟修復工程,加強植栽綠美化,預定明年6月底完工。

鳳山曾是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時任鳳山縣令曹謹增建城樓、興建6座砲台,並興築曹公圳作為護城河,提升鳳山城防禦能力,但歷經時代變遷、因應都市更新,鳳山縣城殘蹟僅存平成、訓風、澄瀾3座砲台,以及唯一留存城門東便門(同儀門),另有附屬設施東福橋、東福橋舊橋墩,都市高雄市市定古蹟。

3座砲台1999年首次修復,東便門和東福橋2007年修復,距今都已10餘年,長期於戶外日曬雨淋、鄰近市區,損害及老化速度較快,文化局斥資3000多萬元,一併整修3座砲台、東便門和東福橋,進行咾咕石牆破損或滲漏水修補、橋體腐壞木料抽換等。

文化局說,這整體性維護修復古蹟零星損害,雖然區域面積很大,但屬於修補為主,主要修補白灰牆面,填補咾咕石,以及修補地面,植栽綠美化、燈光照明更新、監視系統升級,延長保存古蹟壽命。

古蹟周邊是行人徒步區,文化局規劃替代步行路線,或以護欄圍出行人繞行區,不會影響周邊交通,修復工程預定明年6月底完工,提醒民眾行經注意安全、勿擅闖工區。

東便門與東福橋。(記者陳文嬋攝)

東便門與東福橋。(記者陳文嬋攝)

平成砲台。(記者陳文嬋攝)

平成砲台。(記者陳文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高雄市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