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亞洲水龍 竹縣北埔驚見3處巢穴

入侵種亞洲水龍,新竹縣最近發現牠們在非原生地的巢穴,成為全國首例。(記者黃美珠翻攝)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新竹縣政府農業處處長傅琦媺今天向縣長楊文科報告,經該處委外2年調查、追蹤外來入侵物種「亞洲水龍」在縣內的適應繁殖狀況,最近在北埔接連發現3處亞洲水龍在非原生地的巢穴,這個重大進展不僅是全台首例,甚至不排除有可能也是全球首例。
傅琦媺說,受託執行調查的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最先在9月16日,於北埔鄉大湖溪1處河道凹處、全日照的沙灘地上挖到2個亞洲水龍的巢穴,昨天又再挖到1個。
根據挖掘現場所見,3個被挖到的巢穴,其中1巢亞洲水龍的蛋全部死亡,1巢有9顆完好,且在監控下成功孵化了7隻幼龍,目前都已冷凍處理後移除。至於昨天最新挖到的另1巢9顆蛋,很遺憾地已經成功孵化,9隻幼龍不知去向。
她說,亞洲水龍的蛋大小如鵪鶉的,已孵化的卵殼很像橡皮手套。牠們原產於中南半島,是大型的綠色蜥蜴,體長從60公分到100公分都有,性情兇猛,以肉食為主,但卻總常被誤認為是來自中南美洲、性情溫和的綠鬣蜥。
傅琦媺說,2011年新北市通報,亞洲水龍第1次出現在台灣的野地,新竹縣2022年7月也接獲在北埔鄉大湖溪發現野生亞洲水龍蹤跡,成為全台第2例。
縣府農業處立刻啟動新竹縣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入侵種管理計畫,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金援,委由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執行入侵物種移除和調查,迄今已移除1153隻亞洲水龍,其中7成4屬於幼龍。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透過調查和追蹤發現,這種既會爬樹也會游泳的生物,在今年的7月中旬還看得到待產的親體,但到8月初就已經沒有待產的了。
對照去年調查結果、與2年來的9到10月幼龍出現頻率很高,縣府農業處初步研判,牠們在新竹縣北埔鄉大湖溪的生殖期間應該是落在每年6到7月底之間。
傅琦媺說,由於保育生物多樣性和入侵外來種的問題是當前台灣生態備受重視的議題,在前述台灣首度挖到亞洲水龍在非原生地的巢穴後,他們為加強移除亞洲水龍的力道,後續將跟中央再爭取經費擴大追蹤調查亞洲水龍在縣內的蹤跡以儘速、有效移除。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在北埔鄉大湖溪發現的亞洲水龍巢穴內共有9顆活蛋,最後成功孵化7隻,全部冷凍處理後移除。(圖由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亞洲水龍的真身長相。(圖由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提供)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成員順應亞洲水龍的習性,夜間摸黑執行移除工作。(圖由新竹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