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單體牡蠣收益佳 嘉縣甄選蚵農推廣
單體養殖的牡蠣(左)比傳統養殖牡蠣(右)體型大很多,價格也高出一截。 (嘉縣府提供)
傳統串蚵剝成單顆帶殼蚵價格不如進口生蠔 將選出9戶接受專業輔導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嘉義縣牡蠣年產量佔全國近半,縣府為提升蚵農收益,計畫推廣高經濟價值的單體牡蠣養殖,今年將甄選九戶示範,請專業團隊輔導養殖技術,並由縣府補助相關資材費用九成,日前在東石、布袋各辦一場說明會,農業處籲請有興趣的蚵農五月底前提出申請,攜手再創嘉義牡蠣王國高峰。
縣府指出,東石、布袋外海有被稱為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做為天然屏障,形成面積約一萬公頃淺灘,因海水純淨未受污染,且營養鹽含量高、浮游生物豐富,成為全國最大的牡蠣產地,去年產量八一九四公噸,佔全國四十九%,年產值達十五億三千萬元。
縣府將補助九成資材費用
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說,嘉縣養殖牡蠣種類為葡萄牙牡蠣(蚵仔),以串蚵方式養殖,大多一年就可收成,台灣牡蠣比起進口生蠔(種類多為太平洋牡蠣)體型小許多,因而傳統養殖的牡蠣,經清洗剝成單顆帶殼蚵,其價格遠不及進口生蠔,引進單體牡蠣可增進牡蠣養殖效益及多元性,提升蚵農收益及競爭力。
採籠具養殖成長快、育成率高
張建成表示,單體牡蠣種苗用籠具在海中養殖,成長速度比傳統串蚵養殖方式快,外形美觀且較碩大,育成率也較高。今年辦理單體牡蠣養殖示範輔導計畫,將甄選九個示範戶,透過專業團隊輔導導入養殖技術,及補助蚵苗、養殖籠具、清洗篩選機等相關設備資材費用九成,系統性建立單體牡蠣大量生產的養殖模式。
縣府日前在東石、布袋各舉辦一場單體牡蠣輔導計畫說明會,現場蚵農反映,有養殖習慣與通路等問題必須克服。張建成強調,委由專業團隊輔導養殖,幫助蚵農不會走冤枉路,台灣高單價生蠔市場大,本土生產會比進口,更具競爭力,請蚵農不用擔心產銷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