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失智友善社區 讓患者自在生活

嘉義市成立第六處失智友善社區,結合店家、居民,讓失智者自在生活。(記者王善嬿攝)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嘉義市府建置失智友善網絡,在朝陽里、華南里及周邊鄰里成立第六處失智友善社區,結合友善店家、志工及郵局等金融機構,讓失智者購物、用餐、郵局領錢更自在。
結合金融機構、商家 關心響應
衛生局昨在南院旅墅發表成果,市長黃敏惠、嘉義基督教醫院失智症整合中心主任陳誠仁等與會,現場播放店家、居民對失智者重覆點餐、忘記帶錢的友善處置實況,呈現家屬對友善環境的期待。
黃敏惠說,嘉市公私協力建立失智友善社區網絡,打造失智友善城市,今年以朝陽里、華南里、東興里、民族里、中央里及中山里等營造第六處失智友善社區,舉辦說明會、老照片展示、講座課程及走訪店家宣導等,讓照護者學習新的相處模式,也讓市民更關注失智者,讓更多商家、店員響應,成為失智友善組織。
陳誠仁表示,朝陽里、華南里等社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二十%,失智者常會忘記要購買的物品、質疑店員沒有找錢,民眾可提醒失智者在口袋裡找一找,避免爭執。
盼失智者減緩身體老化
患有輕度失智症的陳淑惠說,加入失智據點「星嘉活憶坊」後結交朋友,也因運動、上課,減緩身體快速老化。
衛生局長廖育瑋表示,市府打造「以人為本」的失智症整合照護網,培訓友善天使及組織,推動友善公共空間、居家環境改造,讓失智者在熟悉環境裡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