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究發現/中風後失智風險30% 驗血及早預防
國衛院發表中風後失智症預知生物標記研究成果;由左至右分別為陳怡君醫師、劉玉麗研究員、國衛院院長梁賡義。 (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中風後失智症風險約30%,但尚無有效生物標記,若未能及時診斷,病況恐持續惡化,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中風後失智症患者血漿中的D型胺基酸氧化酶(DAO)濃度,是未罹患失智症患者或健康者的1.5倍,可望發展為判斷中風後罹患失智症與否的生物標記,且抽血就可檢測。
DAO濃度為健康者1.5倍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玉麗表示,中風是失智症危險因子,首次發生中風的患者,1年內發生失智症比率7.4%,復發性中風後失智症發生率則高達41.3%。團隊分析20名中風後失智症患者、53名中風後無失智症患者,再對照71名年齡與性別匹配的健康者,發現血液中DAO濃度與中風患者失智狀態有關。
研究發現,健康者血漿中的DAO濃度約200ng/ml(奈克/毫升),中風後無失智症患者約300ng/ml,中風後失智症患者則約400ng/ml,DAO越高,中風患者認知功能越差。
劉玉麗說明,DAO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酵素,缺血性損傷會誘發神經元產生過氧化物酶體生物源,中風後DAO表現量增加。DAO會催化D型絲胺酸產生有毒代謝物,導致氧化壓力反應,干擾細胞恢復。D型絲胺酸代謝物會調節神經元突觸中甲基天門冬酸的受體反應,影響神經元存活,並於過程中產生具神經毒性的過氧化氫導致神經退化。
參與研究的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說明,中風後失智症不一定以記憶力受損為主要表徵,可能是認知功能下降,若未能及時發現,生活自理能力恐惡化,包括理財出問題、迷路等。
可當預測失智生物標記
劉玉麗指出,研究也發現,血漿中DAO若達到325ng/ml,可望用於判斷中風後是否失智的切點,準確度可達75%,將有機會做為預測中風後失智症的生物標記,有助預防失智症,並可能發展調控DAO藥物;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神經學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
-
挹注300萬改善 中市后里區重劃西路年前換新裝
-
抓得住另一半?APP即時定位、自動報備……網友嚇瘋:簡直電子腳鐐
-
黃仁勳:輝達AI晶片效能演進速度已超過摩爾定律
-
高雄大寮遙控賽車場整修重啟 玩家肯定
-
「老闆叫我來打廣告」 這次換清境農場羊咩咩來找武嶺鏡頭君
-
紐時公布全球必去景點 台灣阿里山上榜
-
新北109間社區藥局 設健康守護站
-
多元福利發展 新北3社區獲金卓越獎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