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恐影響鳥飛 海龍風場環差被退案

2020/10/15 05:30

開發單位在海龍三號風場內留設2000公尺(約9D)銜接連續的鳥類飛行廊道。(擷取自環評資料)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海龍二號與三號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因海上風電技術日趨成熟,變更為採用更大型的風機,環保署環評大會昨日進行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審查。但風機變大、間距縮減,恐導致鳥類飛行受影響,環評委員認為需仔細再審,因而成為本屆環委上任以來,自環評大會退案首例。

採用大型風機 間距縮減

海龍二號、三號風場位於彰化外海45至50公里,屬於離岸較遠的風場,2風場均於2018年2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但隨著海上風電技術日趨成熟,全球風機大型化成為趨勢,開發單位決定變更為使用11百萬瓦(MW)至15百萬瓦(MW)的大型化風機,整體可減少約72部風機,減輕開發的環境影響。

由於鳥類衝擊是本案環評關注的焦點,開發單位配合經濟部的規劃,在海龍三號風場內留設2000公尺(約9D)銜接連續的鳥類飛行廊道。但是在風機佈置規劃上則改為盛行風向間距6D(約1158公尺)、非盛行風向間距3D(約666公尺)、與相鄰風場緩衝間距6D。

彰縣府:鳥類飛行恐受阻

彰化縣政府指出,風機葉片直徑增加,風機間距卻大幅縮減,可能會影響鳥類飛行,開發單位應提出優於原環評承諾的鳥類保護對策。環評委員朱信也指出,其它離岸風場皆採用風機間距分別大於7D及5D的規範,本案原本也是採用此等間距;但此次變更縮短為6D及3D,卻無國際合宜案例佐證,開發單位應以科學數據說明間距調整而不增加鳥類撞擊機率的依據。

鳥類專業背景的環委張學文也表示,原本鳥類在海上飛行沒有障礙物、通行無阻,但設置風機後,卻需要躲躲閃閃;再加上許多鳥類是在夜間遷徙,在沒有星光時視力不佳,可能就會撞上風機,「以演化學的觀點,笨鳥就會被淘汰,剩下的都是聰明鳥」,一年通過台灣的鳥類超過100萬隻,若鳥擊機率為1%,就相當於1萬隻鳥遭擊落。

環評大會退專案小組重審

考量到風機大型化是未來的趨勢,若海龍二、三號要變更風機間距,可能會牽動後面的案子,環評委員經閉門會議討論後認為需再仔細審查,因而決議將本案退回專案小組再審;這是本屆環委上任以來,首度將案子從環評大會退回專案小組重新審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