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脫絭、鑽七娘媽亭 340多名學生「做16歲」轉大人

2019/08/07 18:34

學生們依序鑽過「七娘媽亭」,慶祝16歲轉大人。(記者廖淑玲攝)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脫絭、鑽七娘媽亭、北港朝天宮住持法師賜福灑淨,笨港文教基金會今天為340餘名學生在北港朝天宮舉辦成年禮,慶祝他們16歲「轉大人」,讓孩子意識到已成年,該開始「為自己負責」。

每年七夕,北港朝天宮配合成年禮,都會在廟前搭設七娘媽亭,供奉圓仔花、雞冠花等鮮花及胭脂、雞酒、菓品、麵點、紅龜粿等供品。

今天340餘名年滿16歲的學齊聚一堂慶祝「轉大人」,首先由北港朝天宮住持法師誦經、灑淨、朗讀疏文稟告上天後祈求賜福參加成年禮的莘莘學子。

隨即學生分男女兩排鑽過七娘媽亭,分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及北港鎮長蕭永義為他取下象徵成長的「絭」,代表「脫絭」轉大人,張麗善等人並祝福學生長大成人,要為自己負責,更希望他們能在雲林成家立業。

活動中,學生們還向父母親行三叩禮,奉上孝親桃,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不少孩子還緊緊擁抱母親,感動全場。

笨港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奇峰說,道教信仰中,七娘媽是生育守護兒童的女神,也有人說就是「註生娘娘」,傳說有36婆姐(鳥母)代為照護,古以銅錢或鎖片串掛嬰兒身上,滿16歲時由父母或尊長在七夕舉行「出鳥母宮」儀式後取下即稱「脫絭」,代表羽翼已成,可獨當一面。

謝奇峰說,成年禮是台灣社會古傳儀禮,民間俗稱「做16歲」又稱「脫絭」,希望透過這些成年禮儀式,倡導孩子樹立優良的品德教育,明白家庭、群我、社會的互構,別具意義。

相關影音

北港成年禮在北港朝天宮前盛大舉辦。(記者廖淑玲攝)

北港朝天宮法師誦經、朗讀疏文,稟報上天祈求賜福參加成年禮的莘莘學子。(記者廖淑玲攝)

古以銅錢或鎖片串掛嬰兒身上,滿16歲時由父母或尊長在農曆7月7日舉行「出鳥母宮」儀式後取下,即稱「脫絭」。(記者廖淑玲攝)

學生感謝母親,母子緊緊相擁,感動全場。(記者廖淑玲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為女學生「脫絭」,祝福他們「轉大人」。(記者廖淑玲攝)

北港鎮長蕭永義為男學生「脫絭」,恭喜他們「轉大人」。(記者廖淑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