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雲林MT處理垃圾行不行? 縣長張麗善這麼說

2019/06/11 14:21

雲林縣設有全國第一座MT垃圾機械處理設備,到底行不行,目前正待考驗。(記者詹士弘翻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雲林縣議員蔡孟真今天在議會總質疑MT機械處理設備成效不彰,而且無法解決雲林縣垃圾問題;縣府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MT設備目前仍在測試中,運轉效能已逐漸提升;縣長張麗善表示,短期目標是將燃料棒產出量提高至30%,如果率能無法提升,計畫就會中止。

蔡孟真表示,環保局推出的MT,原預估處理100噸垃圾可產出30%至40%的燃料棒,但今年一月燃料棒僅佔7%、廢料占66%,3月燃料棒產出提升至12%、廢料仍有5成,與預期相差太多。

張喬維表示,雲林縣利用MT處理的垃圾量已達1萬5千噸,其中產出1千多噸燃料棒,其中的500噸曾交由六輕試燒,燃料棒雖然熱值比生煤低,但價格相對便宜,也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取代生煤。

張喬維也表示,一噸垃圾進入MT中,先處理掉其中30%的水份,會產生10%的燃料棒,砂、金屬及可回收物約10%,剩下的廢料約50%;目前製成的燃料棒RDF5熱值約6千多卡,但鍋爐使用的燃料熱值只需2千多卡,所以未來燃料棒不造粒,熱值會下降到3千多卡,但廢料率會降低至30%以下。

張喬維說明,MT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約1907元,產生的50%廢料需委外焚化處理,兩項成本相加費用是2932元,委外處理垃圾費用是2500餘元,目前相差約400元;如果改生產RDF3,生產成本可降低約700元,就比委外處理成本更低,而且減少底渣後續處理問題;這還不包括販售燃料棒後的獲利。

縣長張麗善表示,MT沒有改善之前效率不彰,產生的燃料棒不多,目前製成的燃料棒RDF5不僅耗能而成本高,將改生產RDF3,雖然燃料棒的熱值會降低,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出的燃料棒,希望未來燃料棒產生的比率可以提高至30%,需焚化處理的廢料降低至40%。

張麗善強調,現在正積極改善MT效率,如果效率無法提升,計畫就會中止,目前已延長3個月的試辦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