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69%紐約客 擔心911再現

2006/09/08 06:00

〔編譯胡立宗/紐約時報七日電〕九一一事件將屆五週年之際,紐約時報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民調指出,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二、六十九%的紐約客「非常擔心」當地還會再發生恐怖攻擊,比二○○一年十月的七十四%只低了五個百分點,顯示恐怖攻擊的陰影並未真的散去。

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紐約客說他們每天都會想到九一一事件,四成的受訪者則說他們還是覺得很不安。另外,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沒辦法回到九一一之前的生活方式,直到現在都還在學著適應事件所帶來的變化。

而當被問到是否願意到新世貿大樓上班,有六成的紐約客說他們不願意在新大樓的高樓層工作;同時也有很多人說他們認為九一一之後曼哈頓下城空氣比官方宣稱的更有害。

不過在紐約市之外,美國的其他地方顯然「復原」狀況好得多:全國民調顯示只有二十二%的人「非常擔心」他們的城市會發生恐怖攻擊|比五年前的三十九%低了許多。另外,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說他們的生活已經大致回歸常軌。

同樣的落差也出現在「政府作為」這項民調上:全國調查中有五十八%的人說,在保護美國不受攻擊上,政府做得還不夠;但同樣的問題換成紐約地區的民調,卻有高達七十二%的人認為政府做得還不夠。

紐時/CBS民調分為全美及紐約兩項,全美訪問了一千兩百零六人,紐約市民調訪問了八百三十八人。


救災善後…卻得了慢性病

〔編譯張沛元/紐約時報六日報導〕一項針對曾在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世貿雙塔廢墟救災與善後的工作人員所做的最大型健康研究結果顯示,救災與善後對這些工作人員的健康所造成的衝擊,遠比原本想像的還要廣泛與持續,而且可能會演變為慢性疾病。

這項由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五日發布、七日刊載於全國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的期刊「環境衛生展望」的研究報告,料將一掃外界對世貿廢墟塵埃與無數曾在此工作者所罹患的各種疾病之間是否有所關聯的疑慮;此外,該研究預料也會增加美國聯邦政府對沒有保險的罹病勞工提供健保的壓力。

近一萬名從二○○二年到二○○四年在西奈山接受檢驗的勞工中,約七成自稱在世貿廢墟工作時或工作後,產生新的呼吸問題或呼吸問題明顯惡化。例如,透過一項衡量吐氣量的測試,該研究中的三分之一病患被發現肺容量縮小;非吸菸者中,二十八%有呼吸損傷情況,此一數據超過一般人口中、非吸菸者罹患呼吸損傷情況的兩倍。

該研究也首度顯示,世貿廢墟工作人員原本舉報的許多呼吸疾病,如鼻竇炎與氣喘以及與之相關的腸胃疾病,在九一一過後隔年仍然存在或者惡化。該研究還發現,大多數據稱在世貿廢墟工作時便有呼吸困難症狀者,甚至到了兩年半後還有同樣問題,顯示該情況已成為慢性,以及不太可能藉由時間獲得改善。

西奈山的「世貿中心勞工與義工醫療篩檢計畫」共同負責人賀伯特說,世貿中心災難的疾病影響不應再有疑慮,「我們的病患病了,他們終其一生都需要持續照顧」;賀伯特還說,該研究非常令人憂心,因為四成至西奈山接受篩檢的受試者沒有醫療保險,因此將無法獲得適當醫療。


經濟復甦…旅館一房難求

〔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造成紐約市價值二十五億美元的世貿雙塔頓時成為廢墟,但據各項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紐約市展現越挫越勇的生命力,已重現往日風華。

紐約市是美國及全球的經濟中心,國內生產總值高達四千兩百億美元,據美國官方估計,紐約市在九一一事件中的經濟損失高達九百五十億美元,二○○二年減少的工作職位達八萬三千個,還有六萬個預期增加的工作機會因恐怖攻擊而消失。不過,五年後的紐約市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去年全球有四千一百萬人次造訪紐約,在紐約花費超過兩百二十二億美元,全市於該年十二月份的旅館住房率高達八十六%,市內飯店旅館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加,住房房價也持續上漲。

紐約市航空業雖在二○○一至二○○五年間蒙受約三百五十億美元的損失,不過部分航空公司已於二○○六年開始獲利。另一方面,紐約市今年五月份失業率已創下十八年來最低紀錄,就業人數超過三百六十萬,全市也有六十三%的居民收入達全國標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