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新疆 中國建DNA資料庫

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去年八月主政後,強力推動一系列維穩措施,逐步加強控管維吾爾人。圖為陳全國今年十月在北京出席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十三日揭露,中國今年二月從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南部開始啟動「全疆人口精準登記核實」,要求警方和相關幹部蒐集所有十二歲至六十五歲新疆居民的人像、指紋、血型、虹膜、去氧核糖核酸(DNA)等生物辨識資料。去年底開始,新疆居民申請換發新的身分證明文件,也必須提交血液樣本,讓當局建立DNA資料庫。中國政府近年來致力於加強監控新疆,專家批評該地區已成為「露天監獄」;聯合國則警告,蒐集DNA建立資料庫有侵犯人權之嫌。
人權觀察指出,官方聲稱這些「健康檢查」是志願性質,建立生物辨識資料庫有助於改善當地醫療,但相關資訊將交由警方「分析」。儘管北京、山東等地已有限度試行建立DNA資料庫,以協尋失蹤兒童或搜捕逃漏稅者,新疆卻是第一個全面推行此類政策的地區。六個自治州的官員證實,當地正在「蒐集DNA」,但在高層指示下拒絕發表評論;這些地區的居民佔全疆二千二百萬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權觀察組織的中國事務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指出,強制蒐集生物辨識資料實屬嚴重違反國際人權準則,「以免費健康檢查的名義偷偷進行,更令人深感不安」,此舉也未必有助於減少犯罪,「中國當局似乎認為仔細監控每個人就能實現社會穩定,但這些濫權之舉更能加深人民對政府的敵意」。該部門的研究員王松蓮(Maya Wang)表示:「中國在新疆實施大規模的監控,卻不必通過審查,也沒有遭受抵制,讓人不寒而慄。」
停用維語 中共積極維穩 同化穆斯林
新疆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核心地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二年上台後,逐步加強管制維吾爾人,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去年八月主政後,更大力推行一系列「維穩」措施,包括清真食品標章禁用清真寺、星星月亮等相關圖案;停用維吾爾語、哈薩克語輔助教材;要求所有學生必須接受漢語教育,從小使用漢語、唱「國歌」等,力求淡化清真概念、同化穆斯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