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肉食鱘魚逃入長江 生態浩劫將數十年

中國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有許多鱘魚養殖戶,因大壩洩洪養殖網遭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性鱘魚逃逸入長江,造成生態浩劫。(取自網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年7月中旬中國華中地區遭遇大暴雨,長江支流隔河岩水電站大壩洩洪,造成下游養殖外來肉食鱘魚死亡或逃逸入長江,估計約有9800噸鱘魚入江,嚴重破壞全流域生態,恐影響數十年,農政官員形容這是長江史上最大浩劫。
中國當地媒體報導,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清江,因大壩18年來首次洩洪,導致宜昌市長陽縣、宜都市等地區的漁民養殖網箱遭到破壞,近萬噸鱘魚逃逸入長江,至少已達長江江蘇揚州段,甚至有專家研判已達上海入口。
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官員表示,「洞庭湖、鄱陽湖,到處都是」、「逃逸的鱘魚除會往長江中下游擴散,還會逆游到上游」,威脅到原本棲息在長江約300至400多種的本土魚類,官員形容這次是史無前例的長江生態災難「幾乎是全流域的災難」。
報導指出,中國農業部已委託專家制定《清江養殖鱘魚逃逸生態影響調查評估方案》,其中生態影響初步評估與預測將於今年10月前完成,而自然繁殖監測將在明後2年開展。評估方案分析,長江中的本地鱘類包括白鱘、中華鱘和達氏鱘等3種。7月19到20日,湖北省長陽、宜都等地的鱘魚養殖網箱受洪水沖擊,近萬噸養殖鱘魚逃逸,其種類包括西伯利亞鱘、施氏鱘及雜交鱘。

中國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有許多鱘魚養殖戶,因大壩洩洪養殖網遭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性鱘魚逃逸入長江,造成生態浩劫。(取自網路)

中國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有許多鱘魚養殖戶,因大壩洩洪養殖網遭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性鱘魚逃逸入長江,造成生態浩劫。(取自網路)

中國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有許多鱘魚養殖戶,因大壩洩洪養殖網遭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性鱘魚逃逸入長江,造成生態浩劫。(取自網路)

中國長江在湖北省的支流有許多鱘魚養殖戶,因大壩洩洪養殖網遭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性鱘魚逃逸入長江,造成生態浩劫。(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