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球五百大河流 逾半乾涸

2006/03/14 06:0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聯合國警告,世界上的河流正以驚人速度乾涸,在五百條最大河流中,逾半出現嚴重乾涸及污染,勢將演變成生態災難。地球的大型河流危在旦夕,兩大「元兇」是人類興建水壩和全球暖化。

聯合國將在十六日於墨西哥市召開的會議上,發表這份三年一度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此一報告警告,河流本身以及周遭的生態環境都面臨重大危機,由於工業、灌溉及家庭用水不是變得越來越少就是已無法使用,已威脅到人類的生計及健康,而其他動植物也面臨類似危機。

報告中指出,全球唯一還稱得上「健康」的大河僅剩亞馬遜河與剛果河,至於一些重要水系都出現河水流不入海或半途乾斷的情況。雪上加霜的是前二十大河流被水壩堵截,五分之一的淡水魚面臨絕種或已經絕種。由於水資源管理不當,北美洲淡水魚絕種的危險性已是整個前蘇聯地區的五倍。

報告說,部分最大型的河流如中國的黃河和美國的科羅拉多河絕少能流進大海,而中東的約旦河和美墨邊境的格蘭德河,則有大截河段全乾。約旦河只有三分之一水量注入死海,使得死海逐漸消失。此外,埃及尼羅河及印度文明的發祥之地、現屬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到達入海口時,均水量大減。

報告中指出,「全球河流的自然規律已大大改變」,而水壩和全球暖化是兩大禍首。全球有四萬五千個大型水壩阻截河流,攔住本應流入大海的十五%河水;水庫幾乎佔全球陸地面積一%。

雖然人類對水壩的需求持續增加,但聯合國建議禁止在「尚能自由流動」的河流再建新水壩。而一些尚未濫建水壩的河,已受害於全球暖化,像亞馬遜河去年幾乎出現歷來最嚴重的旱情;阿拉斯加的育空河亦因河水太熱,導致鮭魚大量死亡。

台灣河川 還沒出現異常現象

〔記者歐祥義、鍾麗華/台北報導〕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指出,台灣河川的高低水位,尚在正常的頻率變動範圍內,還沒有出現異常現象。

陳伸賢說,全世界河川水位有降低的現象,這不應歸咎於開發過度,應是氣候與雨量變化的關係,像中國的黃河最為明顯,黃河在七、八年前甚至斷流,中國政府並採用蓄水攔砂方法,來治理斷流問題。

陳伸賢進一步解釋,其實台灣的氣候也出現異常情形,以台北地區為例,全年降雨量較平均值上升三百毫米,但是降雨天數卻較平均值少二十八天,這種數據代表著降雨天數集中,顯現在天氣上的就是「旱澇兩極」,不是缺水就是大雨!儘管如此,全台的河川水位變動都在歷年的變動範圍內,尚未發現有異常的情況。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環品會前年曾受水利署委託,和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合作進行全球水資源管理調查,結果台灣在一百四十七個國家中排名第四十名;換句話說,由於水資源管理相當好,因此成為比較不缺水的前四分之一國家。雖然如此,我國還是有局部或區域管理不當的問題,像是石門水庫淤砂嚴重,造成民眾對水資源管理不佳的誤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