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對台新人事三月上台 或有轉機

董立文(資料照)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二○一八新年伊始,兩岸關係即現低潮,台北地檢署查出新黨青年軍王炳忠案背後疑有中國國台辦金援,接著,中國片面啟動M503與W航路、遼寧號航空母艦再度穿越台灣海峽。黨政人士坦言,兩岸關係本來就有起承轉合,未來雖然充滿不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三月將下台,「希望把統戰舊思維、兩岸關係的不愉快通通打包帶走」。
黨政人士︰
張志軍下台 統戰舊思維應打包帶走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強調,兩岸關係從未平靜過,即使是馬政府時有大合作、大交流,仍有很多問題存在,例如M503航路就是馬政府同意開通的。最近的三起事件,其實是兩岸整體互動的結果,蔡總統年終記者會選在中科院舉行,就是強悍表態;而張志軍與中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對台強硬的元旦談話,也可看出端倪。
董立文指出,雖然中國對台政策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導,習對台有軟有硬,執行方式會因人而異,張志軍、俞正聲刻意凸顯對台強硬的部分;待三月中國人大、政協二會召開,張志軍、俞正聲下台,由劉結一、汪洋接棒後,中國對台人事全部底定,屆時兩岸關係就能更加明朗,現在只是過渡階段。
黨政人士也強調,張志軍慣於滲透、分化台灣,對台交流「只做藍、不做綠」,不僅誤解誤判,也完全失民心,無助兩岸關係開展,這種不健康的國台辦時期,隨著張志軍下台應該結束,我方也正向期待三月春暖花開時,新人有新舉措,兩岸關係也會有新契機,雙方也應好好把握,不該繼續僵持下去。
董立文說,蔡政府對中國一直以來是「溫柔的堅持」,從未對抗與挑釁,「某種程度也是在忍耐與等待」,但若一直到二○一八年底,等待北京的結果仍是絕望,「蔡政府應走另一條路」,也就是不必處處再考量北京,相信會增加很多決策的選項與彈性。
健行科大教授顏建發認為,中國現階段最大目標在於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會因為台灣問題亂了大局」,不過「大氣候仍有小波動」,而M503片面啟用是中國的策略,表達對「二○一八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的美台軍艦互訪不滿,「這是中國對內、對外交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