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農「善用蟲蟲」 有機耕作護土地

後龍農民林文正有機種植西瓜、美濃瓜及玉米等農作物,田裡「雜草叢生」。(記者鄭鴻達攝)
〔記者鄭鴻達/後龍報導〕近年食安問題延燒,農民林文正有感於化肥、農藥造成土地及人體健康惡性循環,三年前轉作有機西瓜等作物,更善用蜜蜂授粉、以草蛉等昆蟲防治蟲害,讓大自然與農業和諧相處。
後龍農民林文正的農田種有「黑美人」西瓜、美濃瓜、番茄及水果玉米等作物,豢養蜜蜂取代人工授粉,省工又減低失敗率。在對付病蟲害方面,他捨棄殺蟲劑與化學藥劑,採「以蟲制蟲」、「以菌抑菌」等天敵策略,以草蛉、瓢蟲、無患子加葵花油等方式,對付玉米螟及白粉病,雖然採有機耕作,但在規模逐步擴張之下,產品價格也更加平易近人。
林文正原本從事五金加工,因為務農的老父年邁,又不捨家中農地荒廢,他毅然返鄉務農,起初與一般農民一樣依賴化肥、除草劑及殺蟲劑,但他發現土壤逐漸酸化,地力也下降,因此開始思考長遠之道。
林文正說,不少農民誤認地力下降是因為化肥用得不夠多,逆勢增量反而加劇土壤酸化,耕種成本也跟著逐年攀升;他改採有機耕作雖然費工、初期管理辛苦,但長期下來土質改善,病蟲害減少,不但對農民、消費者健康有保障,也增加收益。

林文正避免使用農藥,網室內以黏蠅紙捕捉「漏網之蠅」。(記者鄭鴻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