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6-21 ℃

瞬間豪大雨 台南三爺溪防洪10年頻率破功

三爺溪又氾濫成災,沿岸居民無奈坐在閘門上,「望水興嘆」。(記者吳俊鋒攝)

三爺溪又氾濫成災,沿岸居民無奈坐在閘門上,「望水興嘆」。(記者吳俊鋒攝)

2014/08/13 08:00

〔記者吳俊鋒/仁德報導〕中央與市府努力整治三爺溪,採十年防洪頻率設計施工,但台南昨天上午的瞬間降雨量,已經讓這個保護標準「破功」,導致上游的仁德河段氾濫成災,最深水淹及腰,市民苦不堪言。

水利署長楊偉甫昨天上午也趕往仁德區公所瞭解災情,他表示,中央投入整治三爺溪的經費很多,能否達到防洪標準,各界關注,需要補強、改善的,會全力協助地方。

整治持續中 防洪效果應可提升

第六河川局工程司林穎志指出,三爺溪整治是依照「十年防洪頻率、二十五年不溢堤」的標準設計施工,可擋住三小時約一百三十四毫米的雨量,但昨天三小時就下了一百四十二毫米,其中,仁德區在七時至八時時雨量已達九十一毫米,雨勢太大是淹水主因;不過他強調,整治仍在進行中,完工後,防洪效果會大幅提升。

不少居民肯定水利單位的用心,但認為面對極端氣候,未來強降雨的型態增多,要求提高整治的防洪標準。六河局副局長郭建宏說,這次淹水的三爺溪上游河段,兩側都在都市計畫區,河道拓寬的徵地困難度較高,但仍會設法找出解決之道。

昨天清晨台南開始強降雨,七點多三爺溪暴漲、溢堤,周邊道路嚴重積水,交通打結;而緊鄰河畔的太乙工業區也首當其衝,傳出災情,消防隊趕往警戒,待命救援。

許多人提前上工,接獲停班通知,想離去時才發現三爺溪的洪流已漫流至周邊,出不去了,只好先待在公司,並加設防水閘門,降低災情。

工業區內最低窪處淹水高度達腰部,有的廠商來不及裝閘門,許多資料文件、機具設備等都泡湯,損失仍待估計。仁德區太乙、一甲等里內多處道路積水,窒礙難行,大小車輛亂竄,爭先恐後,險象環生。災情較嚴重的,現場則拉起封鎖線,交通管制,避免駕駛誤闖、拋錨。

而中正路三段的住戶或店家也加裝防水閘門,眼見外頭水位持續攀升,閘門也不斷增高,有的淹怕了,甚至直接加到一個人高,猶如一座大型圍牆,雖然出入不方便,就為了避免再度受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