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6-17 ℃

鬼稻結穗 菁寮國小研究抗蟲害

菁寮國小種植保育台灣原生種稻米「鬼稻」已經結穗,師生將進行鬼稻與其他稻米品種雜交試種,研究抗病蟲害的特性。(記者王涵平攝)

菁寮國小種植保育台灣原生種稻米「鬼稻」已經結穗,師生將進行鬼稻與其他稻米品種雜交試種,研究抗病蟲害的特性。(記者王涵平攝)

2014/05/20 08:00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菁寮國小種植保育台灣原生種稻米「鬼稻」,日前已經結穗,校長翁程祥表示,今年將帶領師生進行鬼稻與其他稻米品種雜交試種,研究抗病蟲害的特性。

執行菁寮國小學童種稻計畫的李榮宗老師表示,原生種「鬼稻」曾遍布台灣,因有紅色長鬚、又稱「紅鬚稻」,是因應在野生環境中為了防止鳥類啄食而發展出的特有性狀,結穗後大約一週就會掉落,有農民以為被鬼吃掉而得名。

菁寮國小去年發展種稻課程,學童種植稻米命名為「瀛光米」,李榮宗研擬多種種植農法,包括科學化慣行農法,採取安全用藥暨合理化施肥;KKF自然農法,找尋在地最有效率的微生物菌種,用在地收成稻穀,選出成長最紮實、無病蟲害的種籽;SRI水稻強化栽培,顛覆傳統種稻觀念,包括採取水稻不一定要泡在水裡、二葉秧苗即移植到農田,並以四十五度角斜放式移植。

翁程祥表示,法藍瓷公司因執行偏遠國小夢想計畫,也支持菁寮國小種稻計畫,今年該公司開設的音樂餐廳採購固定數量的稻米。由於學童種植的瀛光米數量有限,因而也會推薦無米樂故鄉的良質稻米;此外,中華郵政公司新營郵局所屬郵局也同意代銷稻米,希望協助無米樂故鄉良質米推廣出去。

李榮宗說,隨著氣候變遷劇烈、稻作病蟲害多,具有抗病性強等特性的原生種稻米保育工作更形重要,近日將開始採集鬼稻的稻種,邀請學者專家指導,進行鬼稻與其他改良稻米品種的雜交工作,所有過程都會成為師生研究的課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