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臺北市 16-21 ℃

高雄》路平祭新招 孔蓋全面下地減量

高雄市道路挖掘管理中心祭出新規定,推動孔蓋全面下地減量。圖為即將重新刨鋪的中華路人孔蓋預先下地後畫面。(記者王榮祥攝)

高雄市道路挖掘管理中心祭出新規定,推動孔蓋全面下地減量。圖為即將重新刨鋪的中華路人孔蓋預先下地後畫面。(記者王榮祥攝)

2017/03/23 06:00

刨鋪後孔蓋數 不得逾原數量20%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雄市有四十八萬多個人孔蓋,剛成立的「道路挖掘管理中心」祭出管制新招,即日起要求管線單位配合路面刨鋪,讓孔蓋全面下地減量,刨鋪後的孔蓋數量,原則上不得超過原數量廿%。

工務局說,隨著都市發展需求,公共管線不斷增加,孔蓋數量持續上升,嚴重影響道路品質。工務局去年三月任務編組「施工中巡查專案小組」,嚴格要求挖掘復舊孔蓋要下地減量或與路面齊平,對不合規定管線單位則開罰。

今年三月,工務局再成立道路挖掘管理中心,將管線協調平台運用在孔蓋管制執行面,藉由縝密協調減少、管控孔蓋數量。

未與路面齊平 嚴格稽查立刻開罰

為凸顯管控成效,挖管中心昨進一步訂出新規定,要求管線單位配合路面刨鋪,讓孔蓋全面下地減量,刨鋪後的孔蓋數量,原則上不得超過原數量廿%﹔若違反標準,挖管中心會嚴格稽查現場所有孔蓋是否與路面齊平,違者立刻開罰。

挖管中心說明,路面刨鋪施工前,除了有安全、救災或其他特殊考量(民生用途、消防栓),其餘應全面下地,以確保刨鋪品質,管控對象初步鎖定電力、電信等類。

挖管中心補充,所謂孔蓋下地,就是孔蓋需比原設計再往下,好讓刨鋪瀝青能覆蓋孔蓋上、與周遭路面齊平。孔蓋下空間仍在,只是孔蓋位置下移。

工務局同時積極推動纜線下地及供給管建置,避免架空纜線影響市容景觀與救災,供給管建置後,可望減少地下管線孔蓋設置,更可減少道路挖掘頻率,延長道路壽命。

挖管中心提醒民眾,往後發現孔蓋不平,可來電中心:262-6888。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