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億元 新竹市東門國小晨希館啟用了

新竹市東門國小的「晨希館」今天啟用了。(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東門國小已滿120年,而新活動中心「晨希館」今天啟用,這是座孩子們的戶外展演舞台,更是孩子的風雨運動教室,除有體適能活動空間,還有腳踏車發電體驗,孩子們開心展現各種音樂及舞蹈才藝表演,都說新活動中心超棒的,超喜歡上學。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東門國小校長李阿丹和多名民代、校友等人陪同下,為晨希館舉行揭幕啟用活動,接著走進晨希館的兒童遊戲區、多功能球場,看到學生在其中進行舞台表演和跳舞等活動,接著又看到戶外的風雨運動場,學生們開心進行體適能運動,還奮力踩著腳踏車,體驗腳踏車發電的節電體驗,都說,現在到學校上課變有趣了,好喜歡上學,也不怕下雨天沒地方玩了。
林智堅說,東門國小已有120年歷史,培育許多傑出人才,帶給數代孩子美麗的成長夢想,他跟所有師生一樣開心又興奮,而「晨希館」名稱是由全校師生票選,與東門城「迎曦門」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看見早晨的陽光,就充滿希望,相信晨希館一定能帶給孩子美好的未來。
林智堅說,東門國小晨希館主體建築經費就達9530多萬元,加上軟體設備,已超過1億元,未來活動中心可容納900到1200人,可辦大型及中小型的舞台表演及各式活動,更有球類運動等教室,讓學生不怕風雨,可以盡情運動、活動、玩樂。
林智堅說,上任後投入教育經費最多,市府投入28億元啟動新校園運動,包括新建關埔國小、全台第一座公辦公營的華德福實驗學校,也進行22棟老舊校舍重新翻修;並邀請各校師生及周邊居民共同參與,打造社區與學校共享的在地校園,讓孩子可以健康茁壯成長。
東門國小校長李阿丹表示,活動中心1樓遊戲區也設置腳踏車,讓孩子體驗「踩腳踏車發電」樂趣,踏出來的電將轉換成1樓的照明使用,讓學生可以學習珍惜資源與動能發電知識,館外規劃校園首座戶外展演舞台,未來也會成為藝文展演場域,館內還有學生最愛的升降式籃球架,可讓孩子發揮體力,健康快樂運動。

耗資1億元以上的經費蓋建,可提供學生表演舞台和風雨運動走廊及室內的活動空間,學生開心新活動中心落成,開心使用各種器材和設備。(記者洪美秀攝)

活動中心1樓遊戲區也設置腳踏車,讓孩子體驗「踩腳踏車發電」樂趣。(記者洪美秀攝)

未來活動中心可容納900到1200人,可辦大型及中小型的舞台表演及各式活動。(記者洪美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