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大品德教育有成 不只醫病也醫心
北門農工做出「給爸爸的母親節卡片」,感謝從母親過世後就身兼母職的爸爸。(教育部提供)
〔記者李盈蒨/台北報導〕高雄醫學大學十年來推動弱勢學童課後輔導服務,連週間都不曾間斷,至今服務過8多萬多人次,該校學務長分享,當年參與課輔的學生多年後成為了不只醫病也「醫心」的醫師。包含高醫大等全國103所品德教育特色學校今接受教育部表揚,分享推動品德教育成果。
高醫大學務長羅怡卿說,身為醫師除了需具備專業能力外,最重要的是需有對人性的關懷,他們以扶助弱勢族群與守護山地原鄉為目標,推動弱勢學童課輔、醫療志工等服務,藉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有學生在當上住院醫師的第一年就寫信跟她分享,「每次看到小孩生病哭鬧時,不只看到病痛本身,還會想到病人的家庭、課業等問題」。
除了課輔服務外,高醫大還辦理「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及大體老師入殮儀式」,在解剖課程進行前,請修課的醫學系及牙醫系學生訪問大體老師的家屬,紀錄其生平故事,藉此表達感恩,看到學生滿懷感恩的心接受奉獻,家屬們也感到與有榮焉。
北門農工結合在地藝術家辦理社團活動,有次活動請剪紙藝術家配合母親節要學生利用剪紙做卡片,一位學生做出「給爸爸的母親節卡片」,樣式為媽媽在天空中,父親與2個孩子在地上仰頭看著天空,是學生為了感謝從母親過世後就身兼母職的爸爸而做的卡片。
校長張福祥表示,為培養學生關懷及感恩精神,後來,學校利用另外的公開場合,邀請該位學生向全校師生展示作品並分享他的成長歷程。
為培養學生成為醫術與醫德兼備的醫生,高醫大辦理「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及大體老師入殮儀式」,在解剖課程進行前,請修課學生訪問大體老師的家屬,紀錄其生平故事。(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