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賴 拖延ITA 2降稅

中國推翻共識,將高達12%的產品項目列入最長7年的降稅期。(法新社資料照)
12%產品 7年後才降到零關稅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攸關台灣科技產品銷往WTO會員國降稅的「資訊科技協定擴大談判」(ITA 2),可望在本月中的肯亞WTO部長會議敲定;但中國繼先前強硬排除面板做為降稅內容後,近日又耍賴、拖延降稅,竟有高達十二%產品項目要拖七年後才降到零關稅。經濟部表示,我國將結合其他國家,一起「說服」中國提早降稅。
ITA是WTO中部分會員間協議,攸關我國科技產品如積體電路、偏光板、LED背光模組等銷往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南韓等五十八個會員國零關稅;其擴大協議ITA 2在今年七月WTO大會正式通過二○一項產品降稅清單,預計可為台灣獲得每年八.二億美元關稅淨利益。
當時各國同意原則上三年內將清單上產品關稅降到零,敏感產品才考慮五或七年降稅期,本月十五日舉行的WTO部長會議則將敲定各國降稅期程。
但中國再度推翻共識,竟有高達十二%的產品項目列入最長七年的降稅期,擺明「以拖待變」,讓其他信守承諾快速降稅的國家難以接受。
國貿局表示,根據八位碼稅號,中國共有四一八項清單產品需降稅,但其中有五十項是七年後才降到零關稅,比重達一成二;另有三成項目降稅期長達五年、三十五%達三年,立即降稅僅二十四%,且多屬在中國進WTO時,就已降到零關稅。
將代表台灣率團參加WTO部長會議的經濟部長鄧振中昨指出,對「有些國家」來說,降稅項目要長時間才能完成,沒辦法「全部如我們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