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防網攻 台美俄列安全名單
〔編譯顧佳欣/綜合報導〕美國曾透過電腦蠕蟲「Stuxnet」成功襲擊伊朗在納坦茲(Natanz)的核電廠,而根據「核子威脅倡議組織」(NTI)十四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擁有核子武器原料或核電設備的四十七國中,有廿國在應對網路攻擊上竟得零分,相當危險。台灣則與美國、俄羅斯等一同列入安全名單。
NTI認為,如今網路攻擊恐怕是癱瘓核電廠或破壞保護核子原料系統最輕易的方式。四十七國中,廿四國被列為擁有核武原料者,另廿三國則是有核電設備如核電廠,但沒有核武原料。標準包含政府是否有對應網攻之法規、網攻是否作為評估威脅標準等。
中、埃等20國拿零分
評估核子原料是否容易遭竊與核電廠設備安全這兩項目後,有廿國包括中國、埃及、以色列、北韓等一分未得,僅十三國獲得網路安全滿分評價,包括澳洲、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加拿大、芬蘭、法國、匈牙利、荷蘭、俄羅斯、瑞士、台灣、英國與美國。其中美、俄、英、法、澳等是在核武原料保護項目獲得滿分,台灣、芬蘭、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四國則是在核電設備類獲得滿分。不過,握有核武原料的九國,因軍事核子設施機密,無法確知網攻保護程度。
24國擁有核武原料
以禁止核擴散聞名的前美國參議員紐恩對紐約時報表示,減核行動過去六年左右頗有成效,但如今速度趨緩。NTI在報告中指出,自從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減核峰會開始,已有十二國完全揚棄核武原料。
然而,黑市的交易仍相當活躍,廿四國握有超過九九七公克的核武原料,大多因為原料太過脆弱而無法另移他處,更有許多國家如今才開始思考怎麼應對相關網攻。最著名的網攻核電廠實例,就是美國與以色列利用電腦蠕蟲攻擊伊朗核電廠、代號「奧運」的行動,伊朗雖已將該核電廠的資訊在網路上全面封鎖,但還是被入侵,並以此成功逼迫伊朗坐上談判桌。
目前有超過八十%的核子原料被列為軍事用途,代表作為武器使用或不在國際安全監督之內。
另一方面,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委託督察長辦公室(OIG)所進行資安監控調查報告十四日出爐,提到在二○一三到一四年,對美國電廠的網路攻擊增加十八%,就他國的九.七%高出快一倍,報告指雖然電廠安全運作中心(SOC)達到管控的最低標準,但仍需要作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