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持續停火 再13人質39囚獲釋

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停火協議首日交換人質與囚犯,獲釋的巴勒斯坦人(左)與親友相擁。(法新社)
〔編譯林家宇/綜合報導〕以色列與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的四天停火協議在廿五日進入第二日,雙方繼續交換人質、囚犯,並讓重要人道物資輸入已滿目瘡痍的加薩走廊。以國安全官員已檢視人質釋放名單,此波交換的人數為十三名人質、卅九名囚犯。以方雖已表明短期停火到期後便繼續戰鬥,但也提出每多釋放十名人質,可延長停火一日的條件。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盼望協議能夠延長。他在麻州向媒體表示,「這只是個開始,但至今進行順利」、「我認為確實有延長協議的機會」。拜登另重申,為達成和平,是時候更新建立兩國方案的工作。
停火讓援助得以送往主要戰場北加薩地區。據以色列國防部指出,有兩百輛物資卡車穿行至加薩,是開戰以來最大規模車隊。聯合國聲明提到,一三七輛卡車已經卸貨,「數十萬民眾得到食物、飲水、醫療資源和其它必要人道物資的幫助」。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發言人表示,希望這波協議可走向長期人道停火。聯合國與巴勒斯坦紅新月會藉此機會撤離加薩醫院的四十名病患及其家屬至南部城市甘尤尼斯的醫院。
人質家屬沉重 不願慶祝
哈瑪斯首波釋放十三名以色列婦女與兒童、十名泰國人與一名菲律賓人。以色列醫療部門指出,獲釋者的身體狀況良好,正進行進一步評估。妻子與兩個孩子遭擄的亞瑟,在得知家人即將返家後表示,「很高興要回了我的家庭…,但我不會慶祝,直到最後一名人質返家前我都不會慶祝」。
廿一歲兒子尚未獲釋的母親謝姆托夫接受訪問時坦言情緒複雜,「我為能夠返家並擁抱所愛之人的家庭感到興奮。但我也感到忌妒、悲傷」。
巴囚:烈士鮮血換自由
另一方面,約旦河西岸的群眾在參雜喜悅和緊繃的情緒中,高舉巴勒斯坦和哈瑪斯旗幟慶祝遭以色列關押的卅九名巴人重獲自由。遭關押八年後被釋放的廿四歲女子貝克爾感嘆,「我的童年和青春都在監獄度過」,也提到,「我自由的代價是烈士的鮮血」。路透報導,有人目擊以色列警方在囚犯獲釋前突襲其住處,包括貝克爾在耶路撒冷的家。她的母親表示,憂懼和加薩正面臨的情況讓他們難以感受到欣喜之情。
泰國外交部指出,獲釋者在醫院接受四十八小時的觀察後便會返國,估計仍有廿名泰國人遭挾持,希望剩下的人質儘快安全獲釋。
按照協議,以色列以一五○巴勒斯坦囚犯交換至少五十名人質。這也意味著協議若無擴大,仍有約一九○名人質在哈瑪斯手中。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聲明強調,政府誓言讓所有人質獲釋返家。

哈瑪斯戰士在加薩走廊將人質交付國際紅十字會。(路透)

4天的停火協議讓大量人道救援物資得以進入加薩,民眾聚集購買燃料。(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