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時多雲短暫雨

臺北市 15-22 ℃

北京打壓香港財閥 每家族限2人進港選委會

香港首富李嘉誠等香江富豪未參選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據稱這是北京意圖削弱這些大亨對香港政治的影響力。(歐新社檔案照)

香港首富李嘉誠等香江富豪未參選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據稱這是北京意圖削弱這些大亨對香港政治的影響力。(歐新社檔案照)

2021/09/07 05:30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高齡九十三歲的香港首富、香港「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等香江商界大家族的領袖,並未參加預定十九日舉行的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香港「南華早報」五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這些地產集團的大家族,此前被告知每個家族在這屆選委會,僅限兩名家族成員可以成為總數達一五○○人的選委會委員,而北京此舉旨在削弱香港富豪對當地政治的影響力。

不再讓港富豪當造王者

選委會主要負責選舉行政長官(特首)候任人、立法會部分議員與提名特首候選人、立法會議員候選人。七十四歲的「新世界發展公司」主席鄭家純、九十三歲的「恒基兆業地產公司」創辦人李兆基,和七十四歲的「會德豐公司」主席吳光正,這次都不會參加選委會的「界別分組一般選舉」。這些大亨已讓位,派其家族的年輕一輩與來自其關聯企業的少數高階管理人員參選。

一名深諳北京思維的重量級企業家向南早說,這些大家族藉由他們的代表,在選委會仍擁有發言權,但北京藉此傳達的訊息很清楚,「你們不能再當造王者(kingmaker)了」。選委會共分「工商、金融界」等五個「界別」,每個界別再由若干個「界別分組」組成,共有四十個界別分組。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三月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港府並依此修改法律,確保「愛國者治港」。選委會一五○○名委員中,逾七十五%「自動當選」,包括五三三名「當然委員」,其餘六○三人也可望自動當選,這些人均為香港富豪家族的年輕一代,例如李嘉誠長子李澤鉅為當然委員,次子李澤楷則「參選」了「香港僱主聯合會」界別分組。

這些富豪長久以來在選委會掌握極大影響力,不僅自己擔任委員,在各個界別及界別分組內,亦安插來自其企業帝國的夥伴。自香港主權一九九七年移交中國以來,李嘉誠在特首人選上擁有強大的發言權,據說他及其他富豪掌控選委會約二十%的選票。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此一「每一家族限兩名選委會委員」的新規則,反映出北京企圖降低這些富豪對港府政策的影響力,並逐漸在香江商界灌輸一種「公平競爭」感,即北京藉此傳達不會容忍在政治權力上討價還價的訊息。不過,大亨們一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為基於自身利益,他們會想保有對政治的影響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