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申遺成功 藏人憂迫遷
玉樹自治州的一名牧人拖拉著一頭犛牛,由於中國當局逐漸將藏人遷居至村落,使得維持遊牧生活方式的藏人日漸減少。(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七日宣布,中國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五十一個世遺據點。面積達台灣一.二五倍的可可西里,是藏人傳統的遊牧生活區,西藏權益團體批評說,UNESCO的決定將讓中國加強該區管控、迫遷區內藏民,進而威脅藏人的遊牧文化與相關環境。
可可西里(Hoh Xil)位於海拔四千五百餘米的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面積廣逾四萬五千平方公里,含括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與曲麻萊縣,是兩百多種動物的棲地,當中逾二十種為中國政府明訂的重點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的藏羚羊遷徙路線。
「國際聲援西藏運動」組織(ICT)則聲明說,可可西里居於中國三大自然保護區之中,這些保護區逐漸禁止藏人土地利用,例如遊牧,並鼓勵大量觀光,「沒有進一步的詳細評估而將其列入世遺,形同這個國際文化遺產機關為中國的野心政策,包括將西藏牧民遷離其土地,強力背書。」中國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移居西藏牧民,北京當局表示,該政策旨在提升牧民的生活水準,為他們的牲畜與草藥創造市場,及控制世界屋脊環境惡化。
在該決定出爐後,ICT執行長穆勒抨擊UNESCO委員會「漠視藏人,特別是牧民,才是該地景的管理者,及其對保護野生動物至關重大的事實」,該組織警告,中國為了可可西里的申遺,付出巨大成本,為了回收成本,當局可能開放該區的旅遊業,進而破壞生態。「自由西藏學生運動」組織執行長貝瑪洋子說:「UNESCO理應維護世界文化,但這個可恥決定將反其道而行,最終將協助中國否定藏人的基本權利。」UNESCO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承諾不會有迫遷發生,「他們也承諾與社群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確保可可西里的管理與保護」。
改編自一九九四年藏人索南達傑捨身阻止藏羚羊獵捕惡行的影片「可可西里」讓世人關注該區的脆弱生態,中國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指出,申遺成功將使當局承受更大的監督壓力,對該區生態保護有很大助益,不過可可西里最大的隱憂是氣候暖化以及遊客大增造成環境污染。
穿著傳統服飾的藏族婦女跳著傳統舞蹈。(法新社)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山巒與草原,可可西里範圍含括該州。(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