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卡難防 眼淚也會傳染
除了透過蚊子叮咬或血液、精液等體液散播,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存在更簡單但駭人的傳染方式:藉由患者眼淚。(美聯社檔案照)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除了透過蚊子叮咬或血液、精液等體液散播,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茲卡病毒可能存在更簡單但駭人的傳染方式:藉由患者眼淚。另一方面,年初染病的2名義大利男性,其精液竟然半年後還存有茲卡病毒遺傳物質,世界衛生組織(WHO)6日因此發布茲卡防疫新綱領,建議曾到疫區者,不論是否出現症狀,半年內的性行為皆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上述研究論文,解釋了茲卡患者出現視神經發炎、針眼、葡萄膜炎以致失明的原因,更說明茲卡疫情爆炸性迅速發展的可能因素。該論文共同作者、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教授戴蒙德(Michael Diamond)認為,僅透過蚊子或人血應不至於如此,性傳播也可能不是關鍵因素,唾液、尿液或眼淚等體液才有這等威力。
這篇6日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期刊的論文,模擬蚊子叮咬傳染途徑,將茲卡病毒注入老鼠皮膚。1週後,竟在老鼠眼部發現茲卡活病毒;28天後,其眼淚更出現茲卡病毒的遺傳物質,雖非活病毒,但顯示染病老鼠眼部可成茲卡溫床,其眼淚更具化身茲卡傳染利器的潛力。專家目前還不清楚茲卡病毒如何跑進眼部,研判其可能穿透分隔視網膜血管和一般血管的血液視網膜障壁,接著就在連結腦部與眼部的視神經遊走。
研究人員已打算在染病的人類患者身上進行實驗,以確認是否可得相同結論,及病毒可在人類眼部存活多久。
性傳播時限延至半年
至於性傳播,WHO 5月31日提出的禁慾時限是8週;但最近發現,2名分別於1、2月到訪海地的義大利男子,其精液半年後居然還有茲卡病毒遺傳物質,才決定拉長建議時間,以保護患者另一半,及讓新生兒免於罹患小腦症的風險。
全球目前已有67國因茲卡淪陷,上月底才通報第1名患者的新加坡,確診個案已增為275例。新加坡衛生部3日指出,分析其中2人體內病毒後,發現源自原本就在東南亞流傳的茲卡病毒,而非巴西傳入。鄰國馬來西亞7日也傳出第3起案例,且是該國第1位孕婦患者,她現年27歲,胎兒已3、4個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