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短暫雨

臺北市 15-16 ℃

黃金週「報復式支出」落空 中國官媒持續唱好挨批

中國經濟衰退,國內消費復甦疲軟,中秋和國慶「黃金週」整體消費數據低於預期。(歐新社)

中國經濟衰退,國內消費復甦疲軟,中秋和國慶「黃金週」整體消費數據低於預期。(歐新社)

2023/10/10 22:45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中秋節和十一國慶的「黃金週」長達8天連假剛過,北京當局原本期待黃金週能拉抬國內消費的期待落空。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由於中國經濟衰退,國內消費復甦疲軟,整體數據低於預期。但官媒《人民日報》仍大聲唱好,聲稱「消費人氣持續高漲」挨批。

中國文旅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從9月29日至10月6日的8天假期中,中國國內出遊共8.26億人次,比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同期增加4.1%,旅遊支出達7534.3億元人民幣(3.32兆台幣),增加1.5%。

儘管國內出遊人數和支出,都比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有所成長,但遠低於外界預期的「報復式支出」水準,因2項數據都低於預期。中國文旅部在假期前預測,國內出遊人數將達8.96億人次,支出將達7825億元(3.45兆台幣)。

花旗分析師指出,中國旅遊業的反彈不如預期,主要因為被壓抑的需求降溫、中國經濟放緩和旅遊模式的改變,導致民眾消費能力減弱。

除了國內出遊人數和支出不如預期,黃金週期間的電影票房收入也表現疲軟,創下多年來最低。騰訊旗下網路票務平台「貓眼娛樂」的數據顯示,黃金週期間,中國全國電影票房收入僅27億元人民幣(119億台幣),比2019年下降39%,為過去5年的第2低,略高於2022年,當時武肺疫情的規模封鎖,導致中國大部分的電影院關閉了好幾個月。

此外,黃金週通常被視為房市的利多季節,儘管北京當局接連推出各種刺激房屋銷售的措施,但今年並未出現「金九銀十」的傳統房屋銷售旺季。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在9月新屋成交面積下降20%後,黃金週期間35個代表城市的成交面積,較2022年同期下跌17%,較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同期下降24%。

面對國內消費復甦疲軟,官媒《人民日報》仍大聲唱好,聲稱「國內旅遊市場一片繁忙、消費人氣持續高漲,顯示假日經濟有力增長,彰顯著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和澎湃活力。」

對此,有網友嘲諷,房地產公司一家接著一家暴雷,負債纍纍,拖累了數以萬計的消費者,8天長假,8.26億國民擁擠出行,花了7534億人民幣,卻還不到中國恆大集團負債2.4兆人民幣(10.6兆台幣)的1/3。

分析師指出,中國整體經濟不景氣,在收入減少、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持悲觀態度,因此只能將不多的收入存起來,不願拿去消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