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越戰傳奇攝影記者裴基辭世 享壽78歲

越戰時期的傳奇攝影記者裴基(右)因癌症辭世,享壽78歲。(美聯社)☆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越戰時期的傳奇攝影記者裴基(右)因癌症辭世,享壽78歲。(美聯社)☆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2022/08/25 22:54

〔中央社〕越戰傳奇攝影記者裴基(Tim Page)昨天在澳洲家中因癌症辭世,享壽78歲。過去共事的同僚和友人讚揚裴基是熱心的「導師」,擁有「驚人天賦」。

招牌的萊卡相機上肩,嘴巴叼根菸,裴基1960年代大半時間穿梭在法屬印度支那的三角洲和叢林,捕捉足以定義越戰和一個時代意義的影像。而在半世紀之後,他告訴採訪者:「任何的戰爭影像即反戰影像…報導的確會左右輿論。」

法新社報導,迷人和深具魅力的裴基,童年在英格蘭的孤兒院度過。好友韓特(Luke Hunt)相信童年經歷讓裴基「非常懂得怎麼讓別人喜歡他」。裴基十幾歲時離開英格蘭,曾在釀酒廠工作,一度當血牛和走私毒品,以籌措流浪到東南亞的嬉皮旅程經費。

越戰升溫之際,裴基進入新聞界,任職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最後成為無所畏懼、非傳統、如實反映的「怪論」(gonzo)攝影記者象徵。

裴基據說是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片中丹尼斯霍柏(Dennis Hopper)飾演角色的靈感來源。他曾和迷幻搖滾樂團「門戶」(The Doors)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在康乃狄克州監獄的同一個牢房。

越戰對裴基個人生活的衝擊,一如對他攝影記者生涯的影響。他花了至少10年的時間,從戰時受到的傷勢中復原;同時也不諱言談論自己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對於追隨他腳步的年輕一代攝影師,裴基經常不吝惜自己的時間,熱心扮演他們的導師。「提姆(裴基的名字)不像不少老一輩的記者,他不會一副多了不起的樣子,而是說『我們的運氣比你們好』,他人就是那麼好。」

裴基1990年代初期在柬埔寨設工作室,幫各家媒體工作,也包括法新社。裴基後來漸漸對於維和感到興趣,以及紀念在戰場上送命的新聞記者。他花了多年時間,試圖尋找友人佛林(Sean Flynn)和史東(Dana Stone)的下落,兩人於1970年在柬埔寨失蹤,據信可能已被赤棉(Khmer Rouge)殺害。

好友陶德(Mark Dodd)形容裴基是一名熱中於「人道的學生」,「這成為他一項深遠的計畫」。「這幾乎成為他一生的追求,最後向那些所有失去生命的記者致敬。」

1997年,裴基共同編輯一本名為「安魂曲」(Requiem)的著作,這本書以編年體的方式記錄在法屬印度支那和之後越南的衝突中喪生的135名攝影家作品。

裴基昨天在澳洲的家中過世,身後留下長期伴侶哈里斯(Marianne "Mau" Harris)。

傳奇攝影記者裴基晚年熱衷於維和工作,並致力於紀念在戰場上送命的新聞記者。(法新社)

傳奇攝影記者裴基晚年熱衷於維和工作,並致力於紀念在戰場上送命的新聞記者。(法新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