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英勇抗俄 外媒:扭轉西方各國戰略考量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左4)等眾議員,一日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右5)及烏國官員會晤。(美聯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烏俄戰爭進入第3個月,俄軍「閃電戰」失敗後,轉為全力攻擊烏東、烏南,但仍受到烏軍有效抵抗。《華爾街日報》和《法新社》皆分析,烏軍成功抵禦侵略,使得西方各國的戰略考量開始轉變,從原先僅希望控制傷害程度,轉變成削弱俄國擴張野心,因此不再掩飾對烏軍援。
法新社1日指出,在戰爭初期,美方顧慮到自身和北約組織(NATO)可能捲入與俄國直接衝突,僅提供防禦性武器給烏克蘭,但近期開始提供攻擊性武器,包括重型火砲、直升機和攻擊無人機等,並且公開證實在德國協助訓練烏軍,甚至放話希望削弱俄國。
不僅如此,總統拜登日前更請求國會再援烏330億美元,是先前136億美元援助的雙倍,且其中涵蓋價值200億美元的武器和彈藥;眾院議長裴洛西也表明,希望儘快予以通過。由此可見,儘管俄國總統普廷暗示西方國家繼續援烏,俄國可能發起「閃電報復」,似乎有意動用戰術性核武,但美國選擇忽視其威脅,甚至公開挑戰其底線。
華爾街日報4月29日分析,烏軍屢次成功擋住俄軍攻勢,已改變華府和西方各國的戰略考量,從一開始著重「傷害控制」,到如今希望能遏阻俄國的擴張野心,包括將俄軍逼出烏國領土,使其未來無法再掠奪土地等。
各國相繼提供重型武器,不僅是支持烏軍應對未來幾週內的主要戰事,也是為了可能綿延數月甚至數年的衝突,先為烏軍充實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