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海道發現新型蜱傳病毒 恐致高燒、血小板與白血球驟減

蜱蟲,又稱壁虱,是一種芝麻大小的吸血小蟲,若被蜱蟲叮咬,可能向人類傳播若干種疾病。(資料照,記者歐素美翻攝)

蜱蟲,又稱壁虱,是一種芝麻大小的吸血小蟲,若被蜱蟲叮咬,可能向人類傳播若干種疾病。(資料照,記者歐素美翻攝)

2021/10/05 11: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蜱蟲,又稱壁虱,是一種芝麻大小的吸血小蟲,若被蜱蟲叮咬,可能向人類傳播若干種疾病,其中最有名的是萊姆病,不過日本近期發現新型蜱傳病毒(Tick-Borne Virus),可導致人類發高燒、血小板與白血球急遽減少症狀。

綜合外媒報導,日本科學家進發現一種新型蜱傳病毒,命名為Yezo病毒,是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的病原體,有血小板減少、白血球減少以及肝酶和鐵蛋白升高等症狀,北海道大學病毒學家松野啓太教授表示,自2014年來,日本至少有7人感染了這種新病毒。

Yezo病毒最早是在2019年所發現,1名41歲男子在2019年5月中旬,前往札幌附近的森林地區大約4個小時,隔天發現他的腳有壁虱叮咬,4天後高燒39度,走路不穩住院,入院時,除發燒、食慾減退和雙下肢疼痛外,測試表明他沒有感染任何已知的蜱傳病毒。

第二年又有一名男子被壁蝨叮咬後出現類似症狀,他住在北海道札幌市,沒有類似病史,發燒高達38度多,同時出現白血球跟血小板減少狀況,從這兩名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分離出的病毒進行基因分析,發現一種新型正內羅病毒(orthonairovirus),為了確定病毒的可能來源,他們篩選了2010年至2020年期間從該地區野生動物收集的樣本。

團隊在北海道梅花鹿和浣熊身上發現了這種病毒的抗體。他們還在北海道的三種主要蜱蟲中發現了病毒RNA,松野博士表示,這種Yezo病毒似乎已經在北海道建立了據點,當它通過蜱從動物傳播給人類時,該病毒很可能會引起疾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