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異性戀也可能有同性戀基因組 促其多產「彌補」繁衍損失
同性戀行為是否與遺傳有關至今仍無定論。(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同性戀行為是否與遺傳有關至今仍無定論,不少學者過往認為,同性戀不利個體繁衍,因此難以從演化的角度信服遺傳一說。然而最新一項大規模研究中,科學家找到一系列與同性戀有關的基因模式,並發現這種基因組合也會出現在異性戀身上,促使這些人尋找更多性伴侶誕下子嗣,最終「彌補了」同性戀個體造成的遺傳劣勢。
今日發表在權威期刊《自然》雜誌旗下《自然人類行為》雜誌的報告中,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多個生物庫的資料,對共計47萬7522名來自英國、美國的民眾進行基因數據分析,這些受測者曾與同性發生過一次以上的性關係。
科學家進一步將這批具有同性戀行為特徵的個人數據,與只發生過異性間性行為的另外35萬8426人進行比較,比對這2組人的基因組差異,同時進行同性戀行為的相關性調查。
研究團隊先從前者中找出一系列被認為與同性戀行為相關的基因組合,接著發現在只進行異性間性行為的民眾身上也存在這種基因模式,而具有這種基因組合的人們會傾向尋求更多性伴侶,這種個體間的差異將有利他們的遺傳物質被傳遞下去。
簡單來說,這項新研究指出,同性戀行為雖不利單一個體的基因存續,但與同性戀有關的基因組合同時也會出現在部分異性戀身上,而具有這些基因的異性戀傾向多產,因此可以彌補因同性戀行為而減少的基因存續能力,使得遺傳一說不與演化論相悖。
過往研究表明,同性戀行為並不受單一基因控制,與遺傳學的相關性仍受科學界密切研究,連發布本篇報告的研究團隊也提醒,應謹慎看待報告中的相關論述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