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教育控管? 中國教育部「建議」香港 賦予簡體字法律地位
2021/06/14 21:03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6月2日,中國教育部發表報告,建議香港將普通話納入考評體系,以及確立簡體字的法律地位。對此,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未正面回應立法建議,但強調,隨著大灣區發展,學習普通話,對未來發展百利而無一害。
綜合港媒報導,中國教育部首次發表《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提出84項建議,包括香港將普通話教育列為政策,適度融入考評體系,使小學、初中、高中的普通話教育能夠連貫銜接,增加教與學的動力。
另外,報告分析香港「兩文三語」(中文、英文、粵語、英語及普通話)的現狀,提出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體字的地位。同時,報告建議粵港澳三地加強語言人才培養協同規劃,香港及澳門分別發揮英語及葡語的輻射作用。
對中國教育部的這份報告,「紐約香港關注組」創辦人楊錦霞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國安法生效以來,北京當局對香港的壓制不僅摧毀了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對這一代為民主和自由抗爭的香港人也是毀滅性打擊。她認為,加強紅色教育管控是中國政府控制香港計劃的一部份,社會都有目共睹。
這並非是香港教育系統首次受到北京的關注。就在今年4月,香港《明報》記者發現,當地中小學有關歷史的教科書出現緊跟「內地」的趨勢,原來的「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改成了「中國國民黨」遷至台灣。
2013年,香港教育局在給予小學教師的一篇參考文章中,引用了中國教授文章指香港「母語」並非常用的粵語,而是中國官方語言普通話。隨即引起香港社會嘩然,認為有貶低粵語之嫌,更甚者,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當時面對議員質詢時,卻說「這一刻沒有貶低粵語,惟世事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