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減塑緩不濟急? 研究︰一次性塑料產量未來5年增30%

研究機構指出,未來5年全球一次性塑膠產品數量不減反增。(歐新社)

研究機構指出,未來5年全球一次性塑膠產品數量不減反增。(歐新社)

2021/05/19 09: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全球環保意識逐漸提升,減少使用塑膠已成共識,但有研究指出,未來5年一次性塑膠產量不減反增30%,恐加深氣候暖化及海洋汙染。

《衛報》報導,澳洲曼德魯基金會(Minderoo Foundation)發表首份《塑膠廢料製造索引》,指出20家以能源、化學為大宗的公司是全球半數一次性塑膠產品的來源。

一次性塑膠包括口罩、醫療裝備、購物袋、咖啡杯及保鮮膜等。2019年約有1.3億噸一次性塑膠廢料,其中35%焚燒處理、31%掩埋在垃圾場中、19%被丟棄在陸地、海洋等世界各個角落。

索引指出,美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是塑料聚合物的最大生產者,2019年製造出590萬噸。對此,艾克森美孚強調他們和社會同樣對塑膠廢料問題感到擔憂,問題需要被處理,但得集合商業、政府、綠色組織及消費者共同努力,公司也致力提升回收能力增加廢料重複使用率。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指出,塑料生產和消耗已經成為氣候危機的龐大趨動力之一,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規模已和一個大型國家相當。據估算,2019年一次性塑料所佔的溫室氣體排放約1.5%,按照目前成長速度,在2050年達到《巴黎氣候協議》限制增溫2度以下目標情況下,佔比會達到5至10%。

基金會要求石油化工企業揭露塑膠廢料足跡,並做出承諾從回收塑料中製造產品,而非從化石燃料,同時呼籲銀行及投資人將資金轉移、挹注至較為環保的生產者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