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退出 專家:中國17+1機制恐無以為繼
立陶宛前外交部長林克維丘斯透露,中國透過施壓立陶宛企業的方式,試圖阻止立陶宛與台灣接近。(取自林克維丘斯推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立陶宛政府3月23日向國會提案修法,準備派遣商務代表進駐台灣,朝向今年在台成立代表處的目標邁進。中國在2012年成立「17+1合作」機制,拉攏17個中歐、巴爾幹和波羅的海國家,企圖提高彼此的商貿往來,擴大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但由於越來越多國家對中國產生疑慮,專家質疑17+1機制能否繼續運作下去。
政治分析家艾格特(Konstantin Eggert)5日在「德國之聲」發表題為「立陶宛挑戰中國很危險,但也很聰明」(Lithuania's challenge to China is risky, but clever)的評論文章,指出「17 + 1」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中國在其「一帶一路」倡議中推動大規模基礎建設計畫工具。在歐盟與中國達成全面投資協定之後,立陶宛拒絕中國,並尋求與台灣建立貿易關係,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舉動。
艾格特指出,立陶宛以其跨黨派外交政策為傲,強調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重要性,和有原則的反威權主義。立陶宛人喜歡稱自己的國家為「前線國家」(front-line state),對抗普廷總統領導的俄羅斯和盧卡申科領導的白羅斯。
儘管立陶宛人口不足300萬,卻為烏國軍事人員提供培訓和醫療服務,堅定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也是俄國反對派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這種立場經常讓人側目,尤其是在歐盟。許多人會問,「為什麼一個中等所得的歐盟小國如此熱衷於挑戰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大國?」
艾格特認為,立陶宛人從歷史汲取教訓,尤其是在20世紀,立陶宛和鄰國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都在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的鐵蹄下失去獨立地位。立陶宛人因此學到:在與威權政權打交道時,尊重是主要的政治籌碼。如果想要被尊重,就必須堅持立場,並做好犧牲的準備。
艾格特指出,立陶宛「棄中保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目的是激怒北京使其施加報復。如果中國政府決定在貿易領域「懲罰」立陶宛,立陶宛的出口商可能會從以往轉向新市場的經驗中獲益。此前,普廷對歐盟生產的食品實施進口禁令,以報復歐盟在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戰爭後對克里姆林宮實施制裁的決定。
另一方面,立陶宛也希望,做為波羅的海國家在北約最重要的盟友,美國會注意到它對中國的堅定立場。拜登政府正在制定其中國戰略,似乎與前總統川普的戰略沒有太大區別。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北約其他盟國遲早要形成自己的立場。面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全球恐嚇策略,立陶宛樹立了歐洲罕見的堅定和願意放棄物質利益的榜樣。藉此,立陶宛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其政治分量,並贏得華府的關注。
立陶宛前外交部長林克維丘斯曾透露,中國透過施壓立陶宛企業的方式,試圖阻止立陶宛與台灣接近。他在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還批評「17+1」機制的好處不符期待,甚至帶來反效果,導致歐盟容易被分化,應對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歐盟27 個成員國團結一致。
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The Pol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中國專家詩麗娜(Justyna Szczudlik),和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專家卡拉斯可娃(Ivana Karásková)一致指出,儘管中國大肆宣傳「17+1」機制為雙方帶來好處,事實上中東歐國家對中國的依賴度不高,最近發現中國的投資和出口承諾並未兌現,加上隱匿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在網路安全、對香港民主的鎮壓等方面,讓越來越多國家對中國的疑慮漸深,進而對「17+1」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倘若中國不願改變作為,「17+1」合作機制將很難持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