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法院廢除舊法令 聖索非亞大教堂將變回清真寺

鳥瞰聖索非亞大教堂。(美聯社)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針對爭論已久的土耳其伊斯坦堡著名建築、世界遺產「聖索非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用途爭議,土國最高行政法院10日裁定,廢除1934年將這座建築當作博物館的法令,該建築只能作為清真寺。力圖變更聖索非亞用途的總統艾多根,隨即火速下令,將該建築管理權從文化部轉移至宗教事務局,正式宣佈其為清真寺。
此案由非政府組織「保護歷史紀念碑與環境協會」提出。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理由是,該建築屬於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基金會所有,註冊僅做為清真寺,1934年的內閣命令無權改變其用途。
艾多根政府欲變更聖索非亞大教堂用途,受美國、俄羅斯以及聯合國等多國和組織關注,並加深土國與鄰國希臘之間的緊張關係,東正教教會也予以譴責。在法院裁決出爐前數小時,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還敦促土國不要逕行改變該建築「重要的普世價值」,並暗示可能因裁決結果改變其世界遺產地位。
希臘文化部長曼多尼(Lina Mendoni)聲明,土國法院的裁決「無疑地證實,土耳其沒有獨立司法」。希臘裔的塞浦路斯外交部長克里斯多德里德斯(Nikos Christodoulides)推文表示,「強烈譴責」土耳其改變聖索非亞大教堂原本設計用途,「激化、明目張膽違反其國際義務」。
數十名支持變更為清真寺的民眾,在聖索非亞大教堂外等待,聽到裁決結果,高興大喊「真主偉大!」東正教徒則表達極度不滿。
聖索非亞大教堂是西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興建,作為基督教教堂,於537年完工,至今有將近1500年歷史,以精美的鑲嵌畫和拜占庭式建築結構著稱。1453年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其轉為清真寺,1934年在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世俗主義下,內閣通過變更為博物館。
2007年,希臘裔美國政治人物史皮魯發起「解放聖索非亞」國際行動,要求將這座建築恢復原本的基督教教堂功能;另一方,2010年起,土國民族主義派和保守派團體以及數名政府高層,要求恢復為清真寺,2015年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承認1918年亞美尼亞基督徒遭信奉伊斯蘭教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種族屠殺事件,更激怒土國加速推動此事。

聖索非亞大教堂內部。(路透)

土國國旗下的聖索非亞大教堂,以及慶祝法院裁決結果的民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