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愛上傳恐攻影片? 基督城教授:是創傷壓力症候群症狀
槍手透過直播虐殺影片,在臉書上重複上傳了150萬次。蘇教授分析指出,該分享現象與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症狀有關。(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紐西蘭基督城本月15日爆發紐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恐怖攻擊,造成49死48傷的慘劇。槍手透過臉書直播虐殺過程,製造出高達150萬次的影片上傳量,不但使得臉書疲於奔命,影片的傳播也令臉書遭到抨擊。臉書指出,這要歸咎於那些「不良人士的配合」,他們想方設法將視頻重新分享給其他人。教授蘇·泰特(Sue Tait)分析指出,有些人在談論如何「享受」這些影片時所說的話,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
根據《紐約時報中文網》今日報導,曾任職紐西蘭基度城坎特伯雷大學的蘇教授,曾經研究過散播恐怖影像網站「Liveleak」的前身「Ogrish」。受訪時蘇教授表示,一些用戶以淺薄的審美用語來評價這些恐怖影像,並且描述如何從其他類型的影片中獲得更多刺激。蘇教授指出,隨著時間推移,對於恐怖內容的敏感度也會降低,「但在這裡我們看到人們在有意這麼做。」
在基督城槍擊案過後,1位居民在超市偶遇蘇教授和時曾對她表示,搶手的影片他看了2遍,並說到那影片並不如他想像中那樣影響他。「他讓我想起Ogrish上的人」蘇教授說,「我的感受是那個在觀看影片的人有點失望。」
「一些人會談論他們如何享受這些視頻,以及他們的愉悅如何隨著時間減弱,但他們在表達自己如何享受這些東西時說的話,是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蘇教授指出,這些人是在描述焦慮。一些用戶網站上重新體驗他們所感受的時刻,就像人在經歷創傷後一樣,但卻帶著一種成就感進行描述。此外,蘇教授說,「我留意到將這種創傷轉移到他人身上的慾望,這樣你便可以讓他人和你一起談論它。」而散播影片,只是整體運作上的其中一環。
外界以為,談論並散播恐怖影片只是少數人的行為。不過該報導表示,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要將暴力內容的消費當作一種邊緣現象。史密斯學院電影和媒體研究的助理教授詹妮弗(Jennifer Malkowski)指出,「當你從臉書上看到這些數據資料時,你就面對著這樣的現實。你會意識到,這些視頻並不只有少數不適應環境的人在傳播。」
報導指出,有人認為,基督城槍手對網路運作方式有敏銳的感知,並以此制定了一套複雜的傳播計劃,然而事實正好相反,他真正做的事情要簡單得多,「他打開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社群媒體,按下一個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