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類首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 科學家:新鮮的遺骸

科學家在琥珀中第一次發現了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公分的尾巴。(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提供)

科學家在琥珀中第一次發現了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公分的尾巴。(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提供)

2016/12/09 12:14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古生物研究史的重大發現!科學家在琥珀中第一次發現了恐龍標本,人類在琥珀中發現的第一件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公分的尾巴,根據同種類的恐龍體型,研究人員推估,這隻恐龍身長約18.5公分。

線上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在今天(9日)刊登一篇論文《白堊紀中期的琥珀中發現了一條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A Feathered Dinosaur Tail with Primitive Plumage Trapped in Mid-Cretaceous Amber),這篇論文由台灣、中國、加拿大等多國學者聯合發表;根據中國《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地質學者邢立達表示,這可能屬於一隻幼年的恐龍,這個琥珀標本是去年夏天在緬甸胡康河谷所發現的,這琥珀標本被研究人員稱為「伊娃」。

邢立達說,借助於樹脂的重重包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不僅僅是白色骨骼化石,而是活靈活現的一段長著毛的尾巴,他也期待:「也許在別的琥珀裡,我們還能發現牠身體的其他部分,因為古生物化石往往不會只有一份,它會重複出現」。

共同作者之一的台北市立大學運動能力分析實驗室教授曾國維表示:「伊娃標本沒有掙扎的跡象,也無明顯的皂化外觀,這表明標本很可能在被樹脂包覆時已死,但標本並沒有明顯的腐敗特徵,說明它可能剛剛死亡,是一具相對新鮮的遺骸。至於死因,還需要進一步的詳細研究」。

至於有沒有可能像電影《侏儸紀公園》一樣,從琥珀中取出DNA來復活恐龍,中國學者黎剛博士分析指出:「伊娃標本中的確有血紅蛋白和鐵蛋白的痕跡,由於該琥珀標本的年齡已近1億年,遠遠超過了DNA的半衰期,現有技術下,不太可能獲得有價值的DNA片段,電影場景是屬於科幻想像」。

伊娃恐龍想像圖。(圖擷自《華盛頓郵報》)

伊娃恐龍想像圖。(圖擷自《華盛頓郵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