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蜥蜴1億年 琥珀藏演化密碼
這群12隻蜥蜴,年代可追溯至將近9900萬年前中白堊紀,因被琥珀封存,包括軟組織等樣態極其完整細緻,並且因其高度分殊性,專家推測,可以解釋壁虎及變色龍的祖輩與現代子輩的關聯性。(取自網路)
〔編譯蔡子岳/綜合報導〕變色龍的祖先可能和泰坦巨龍類的阿根廷龍屬(Argentinosaurus)同屬於白堊紀中期時代。《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4日刊出一組蜥蜴標本的分析成果,這組標本被封存於琥珀中,保存狀況異常良好,研究人員說:「簡直就像目睹牠們活在眼前。」這組12隻蜥蜴標本被鎖在9900萬年前形成的琥珀中,牠們的高度變異態樣,揭露出一個「被遺忘的世界」。
蜥蜴主要種類 中白堊紀出現
這組蜥蜴標本出土於緬甸克欽邦(Kachin),經收藏家出借給博物館,才首次得到研究比對。生存的地理位置推測為白堊紀時代熱帶叢林。包括皮膚、鱗片、舌尖、爪等,軟組織乃至內臟清晰可見,極其完整,研究者使用電腦斷層加以推敲,推測其中可能有現在變色龍與壁虎的祖先。有助於解答遠古爬蟲類與其近代親戚在家族樹圖譜的關係。
有助解答爬蟲類圖譜
這組12隻蜥蜴的特徵,分別包括變色龍、壁虎的趾間吸盤「融合趾」;現代蛇類、蜥蜴類所沒有的,細長且延伸的舌頭;有1隻則接近蠍子和馬陸。佛羅里達自然史博物館研究員史丹利綜合解釋:「這表示蜥蜴在中白堊紀的『動物相(fauna)』相當分殊多樣,主要種類在中白堊紀已出現。」
「由蜥蜴到目前最古早變色龍化石,兩者間的鏈結至少有8000萬年斷差『尚未連上』。」史丹利認為,其中一隻似乎是蜥蜴的「原型」與變色龍之間的型態。
服務於德州休士頓大學的研究員達薩指出這組保存完好的標本,細節是「外觀型態學的寶貴資料,相當罕見。」連前爪「融合趾」也一清二楚,「這顯示壁虎演化出攀爬特徵要早於過往所推測。」甚至挑戰「變色龍源自非洲」的理論。
由於這組標本具高度差異性,加拿大愛蒙頓大學柯威爾指出:「這群蜥蜴的歸類還必須等解剖之後。」
這組標本將在德州休士頓自然科學博物館公開展出。